第449部分(3 / 4)

小說:晚唐 作者:蠍子王

書,為六部之首。可轉眼之間,兵部成了個只管行政和後勤的清水衙門,為六部之尾了。兵部改制他並不擔憂,他擔憂的是李璟突然這樣改,是不是對他不信任或者什麼,畢竟敬翔加入李璟麾下的時間不長。與其它高層總是差了許多。

李璟坐在上首看出敬翔一直低垂著頭,情緒不高。明白他心中所想。

當即道:“新組建的參謀院,本王擬由敬翔調任參謀院參謀使,原兵部尚書一職便由王普升任。五軍都督府的五位都督,就由林武任左軍都督、趙犨任右軍都督,王重任前軍都督,曾元裕任後軍都督,林威任中軍都督。”

原本李璟準備五軍各設兩個都督,但考慮後,一時也沒有這麼多適合的將領,暫時就先只各設一個。

這個提議,沒有人反對,敬翔見李璟削了兵部權,馬上把他提到總領調兵權的參謀院任參謀使,不由的心神一震,猛的抬頭望向李璟,心中充滿著激動。大帥終究還是信任於他的,這可謂是軍方第一人的職位。

李璟選擇在這個時候改制,也是考慮良久的。大行臺剛立,原來的六鎮節度使調任大行臺任職,算是升職,因此他們都沒人反對。而這個時候,六節帥位置空缺,並沒有人在職,此時裁撤廢除節度使這個重要的職位,反對的聲音就會很小。畢竟,原職的節帥已經升任了,有資格擔任的武將,按原先的規定不能用武官輪不到他們,而文官方面,一來資歷高的人少,二來反正現在也沒人坐到那個職位。

如此一來,最重要的節度使位廢除後,接下來的改制就會順利的多。

五軍都督府和參謀院加上三廳六省的重要職位,一下子多出來許多,幾位原先有資格擔任節帥這個位子的文武,都能升職,大家也自然都會滿意。

隨後,李璟又提出監查廳由公孫蘭擔任監察中丞,以李孟任司法中丞,以李維任檢察中丞。三廳主官,統為正四品。

對於李璟任用一個女人正式為官,還主掌著監察廳這樣重要的機構,崔芸卿略有些反對,不過李璟提出公孫蘭一直以來都主掌著原來驍騎司的事務的原因後,便也無人再堅持。畢竟,這個監察廳在眾人看來,完全就是一個李璟的私人情報特務機構,他任用一個親信之人也算正常。

這幾個職務任免過後,真正重要的還是五行省的官員任免。不過改制之後,行省地盤雖比節度使轄地還大,但已經沒什麼權利了。不過武將文官雖受到限制,但這也是一行省之地,還是十分重要的。

李璟提議,將大行臺治所設在遼東城,遼東城也改稱遼陽。李璟兼任遼東行省總督,由傅文通任提督,周德威任都督。

剩下的四省,李璟任命了蕭定邦、韓安國、宋溫、韓忠四人分別任東、北平、遼西、安東四省總督。四省的提督則將原來的四賢司空圖、羅隱四人升任。四都督,則以宋希、劉健、徐成、崔德成四將擔任。

五省都督的任用,李璟並沒有用劉守謙、張承宗這等心腹,其實也是因為這個行省都督實在是沒什麼權利了。

把這五省三廳以及參謀院、五軍都督府的主官似定人選後,李璟拿出了最後的一個計劃。

李璟的最後一個計劃就是在大行臺尚書省的權利中心之外,又以文華殿學士為基礎建立一個內閣。

歷代以來,皇帝要分宰相權。往往都是用宦官來牽制相權。但是唐朝的宦官權勢之大。禍害之深。卻是讓李璟無法繼續這種方式。現在李璟的大行臺,州和行省的權利削弱,權利集中到了大行臺。左右僕射就相當於宰相,而且權利巨大。六部的權利也極大。

李璟雖然建立參謀院分了宰相對軍事方面的權利,但其它權利依然巨大。沒有掣肘的權利,是不受控制的。

因此,李璟想來想去,既然不願意用太監來牽制相權。那麼最後便起用內閣制。

不同於明朝的內閣制,李璟的打算依然是堅持唐宋的宰相制度,並且以左僕射為首相,以右僕射為次相,以六部尚書為副相。此外,以文華殿學士選任內閣學士,充當明朝司禮監太監們的角色。

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行尚書省有擬票權,而李璟擁有批紅權,李璟不可能所有事務全部自己決斷,因此這批紅權會大部份交給內閣來按李璟的意思代筆。

如此一來。最後六部擁有行政權,而左右僕射與六部尚書擁有議政權。但真正的決策權掌握在李璟和內閣的手中。

內閣學士品級比六部尚書要低,也不得兼任六部尚書與左右僕射和左右丞這樣的尚書省職務。尚書省的左右僕射、左右丞、六部尚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