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這些成品的單晶高溫渦輪甚至比實驗室條件下製造的還要貴,它們是多次試驗提高成品率生產方法的副產品。這些用於研究提高成品率的資金可一點也不少,前前後後加起來已經快要達到六千萬人名幣。
六千萬人名幣的造價拿出了就這麼百十片成品渦輪,這造價能不高嗎?一片的造價就是接近五十萬左右,想想就覺得心裡在滴血。
為此,整個624所也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渦輪葉片,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呵護著。
正式組裝起來的高溫渦輪盤一共也就是五個,兩個用於渦輪盤效能測試。另外兩個用於核心機的組裝,剩下的一個則是放在一邊備用。
當楊輝看到整個核心機成品的時候,這才感覺到這款核心機的來之不易,兩臺核心機並排陳列在專用臺架上,鋼製機匣泛著金屬特
有的光澤。
從正面看去,首先看到的是整個高壓轉子的支撐點,由於轉子是在機匣內部工作,自然就需要定位在機匣的中心,這就需要對轉子進行支撐。
作為核心機一般都是設計兩個支點。一個在高壓壓氣機第一級葉輪前面,另外個支點設計在高溫渦輪的最後面。
主流的雙轉子航空發動機中,承力最大的絕對是位於高壓壓氣機前的支點,這個支點不僅要承受橫向的支撐力。同時還要承受徑向的發動機部分推力。
仔細研究之後,明白了這個支點的設計原理,將整個支撐筋給做成一個類似靜子環的設計。不僅起了承力作用,同樣還能對低壓風扇傳來的壓縮空氣進行整流。
這種設計倒是挺不錯。能最有效的利用起每一克重量,至於核心機高溫渦輪處的後點的支設計方案。楊輝大概已經猜到了什麼!
現在這臺核心機是國際主流三代中推發展最晚的,沒有點後發優勢又怎麼可能!
特別是有了F404發動機實物對照之後,通用的另一項堪比可調靜子的設計:中介軸承支點,肯定也被拿來用上了。
即:中介軸承,這是一種廣泛使用在雙轉子發動機高溫渦輪後的二號支點中的設計,該支點的軸承內圈套在低壓轉子主軸上,外圈則頂住高壓渦輪主軸。
這種設計最早見於B1轟炸機使用的F101渦輪風扇發動機,好處在於可以減少一個承力框架,以及相應的滑油腔、供回油裝置等。此設計減少了相當一部分的零部件、重量,同時也簡單了後勤維護,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
這種設計的確是很不錯的,一經面世之後便受到廣泛的追捧,就連蘇聯人也忍不住這誘惑,在Rd33發動機上使用了這種設計。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東西對兩個轉子的設計要求更高一些,畢竟這東西的內外環是固定在不同轉速轉子的主軸上面,一旦哪一個轉子震動過大,軸承就要損壞。
軸承損壞會導致核心機後點支撐失效,隨及就會導致整個高速運轉中的核心機沒有足夠的支撐點,發動機自然就……
從核心機正前方又緩緩地繞道後方,仔細地觀察了核心機二號支撐點,得到的資訊果然如同楊輝最開始猜測的那樣,聯想到中介軸承的特殊特點,楊輝小小的發出了一聲‘抱怨’。
“這個二號支撐點是採用了中介軸承設計方案?這種設計方案對核心機設計的確有利,算是最好的選擇,但這就算是給發動機整體設計方案出了個大難題啊!”
這種抱聽起來則就更像是一種肯定,話語中更多的是對中介軸承設計的認同,這讓所有人聽起來都感覺很滿意,也是對整個核心機設計隊伍的褒獎。
同來代624所參加這次核心機全功率試車的還有溫總師,他也知道核心機支撐點採用中介軸承設計是意味著什麼,但溫總師卻對此信心滿滿。
“中介軸承設計方案好啊,這種設計方案不僅最佳化了核心機結構,對我們後面的發動機整機設計也很有一番幫助,這將大大減少整機設計中的複雜性,這款是少了一個轉子支撐點啊!”
至於採用了中介軸承設計之後,新發動機對低壓轉子穩定性的要求增加一事,溫總師自有他自己的一番計劃,為了達到西南科工提出的新發動機推力要求,低壓壓氣機同樣也有特殊的設計方案。
想到採用中介軸承之後,留出的整機質量、長度餘量,溫總師就感覺自己還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或許低壓風扇的設計方案可以再改改,反正又騰挪出來了這麼多的餘量。
楊輝不知道溫總師新裡的打算,包括白所長、劉總工、吳老也不知道,但這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