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們現在沒有的,我們也一定要有,我們終將擁有!”
一直勞心勞力地奔走相呼,多年勞心勞力地苦心科研,不就是為了能有一款自己的先進中推核心機嗎?現在的曙光就在眼前,一切終實現。
吳老這時候也感慨頗多:“對,該有的我們都得要有。現在就看看我們這款中推核心機的全功率效能到底如何,若是成了,我這個老頭子也就不枉此生!”
整個核心機由624所做主體設計,這次中推核心機的總師卻和上一位面中的江和福無緣了。現在的總設計被改為了吳忠華吳老抗鼎任總師,劉大項劉總工任總工程師,整個核心機工程不僅僅是速度加快了。質量也比上一位面的中推核心機要好上太多。
複雜機械專案不僅僅需要設計,製造起來也同樣不能小覷。參與到整個核心機制造的單位高達21家大型科研院所:西南科工負責了大部分製造專案,有旗下460、170、100廠、鈦合金加工基地也有參與。
但其它被西南科工拉攏選上的單位哪一個也不是簡單的:圓弧端面齒輪紅旗廠提供、機匣由錦官城420廠製造。北航材料621所因為高溫材料的使用也深度參與專案,還有專門負責共和國航空發動機精密加工工藝研究的北航625所,更有德洋二重機械廠憑藉整個西南地區獨一無二的大噸位壓機,製造了壓氣機盤、渦輪盤。
還有其他各種參與到整個發動機研製中的科研院校,這些都不再介紹,總的說來,整個專案的研製其實就是典型的大會戰產物,當然,若是硬要給大會戰制度加上一個洋名號:“分工協作、擇優招標”也可以算是這種意思。
當總設計吳老說要準備開始核心機的全功率試車,黑壓壓的一群人都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