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是做為我們的對手RB715發動機風扇直徑也就是1。45米,這一數量級別的風扇直徑正好還可以實心風扇葉片而不會斷裂。”(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九章:發動機命名
關於MTU公司方面製造的大直徑渦輪風扇發動機為什麼會採用實心鈦合金葉片製造,人家就一句話“羅羅的的RB710發動機、按通用的CF…34發動機也是這種設計。”這讓楊輝只能是默默地記下這一點問題,回二所之後讓科研人員去破解這些更深層次的原因。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現在該正式給這款發動機一個編號了,現在我們稱呼它‘大涵道比小推力民用渦扇發動機’肯定是不行的,馬上都要準備參與招標了,我們在命名這方面倒是有些落後。”
勞斯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機會提出來,而直到現在西南科工也沒有提出商量一下這發動機命名的問題,勞斯現在終於等不及了,它迫不及待地問了出來。
而這款發動機的編號問題,從楊輝乃至整個西南科工都沒有去想過,以前共和國的航空發動機編號都有軍方給,再怎麼也輪不到科研單位來操心。
這次西南科工也習慣性的沒有管這事,但問題是這次的發動機研製他不是軍用的,這民用航空發動機甚至都沒有國家的投資,自然這編號命名的事兒就不歸軍隊管。
現在勞斯提出這問題,楊輝本來是要直接回答一句“有軍隊給編號”,幸好最後楊輝又想起這款發動機的特殊之處,貌似這命名好像還真就不關軍隊啥事兒。
這下好了,楊輝開始糾結起來,編號這方面他還真就沒有想過。現在突然給問出這問題,還感覺有些頗為棘手。
左想右想也沒有靠譜的方案。只能先看看MTU方面的方案:“我們沒有什麼好的建議,這是我們第一次進入民用航空發動機研製領域。西南科工以前也沒有編號的規矩可尋。”
西南科工沒有製造過民用渦扇,同樣的,這MTU也沒有這種經驗,他們也沒有正式的命名規矩可循,雙方都是萌萌噠的新人。
幸好勞斯在這之前也思考過一番,還算是有一套方案:“我看就以我們兩個國家英文首字母的代號加在一起,然後按照發動機的研發順序編號就好。我們MTU在發動機的研製中佔的比例少一點,那就編寫成CG…1渦扇發動機好了。”
聽到這編號方式,雖然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但至少是有理可依,說出來也讓人挑不出毛病,但楊輝總感覺哪裡少了點東西。
直到看到了這個礙眼的‘1’的時候,這才明白問題,毛太祖老人家教育我們在編號這種事情上千萬不能太老實,不能老老實實地12345678一個一個走,這樣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情況看了,都知道你還是一個新手,這樣很不好。
不能用1這個編號。楊輝左想右想之後終於還是祭出拿來主義大旗,這種問題好辦,直接借鑑達索幻影2000的編號方案,當年達索之所以跳過幻影4直接上幻影2000。那就是因為人家達索喊出了這是一款面向2000年之後使用的戰機。
如此,楊輝就有了想法:“CG這個開頭很不錯,但數字1不怎麼好聽。我們這是一款面向2000年使用渦扇發動機,應該編號CG…2000。這樣就不錯。”
CG…2000,隨著勞斯不斷地在口中唸叨著這代號。越來越覺得這編號不錯。
“恩,我也覺得這編號很不錯,既好聽又順口,寓意也很不錯,看來只要我們雙方共同合作才能把這編號命名好,想必我們的CG…2000發動機也能在我們的合作之下順利研製成功,並取得CFM…56發動機那樣的勝利。”
雙方這才笑著往另外一邊走,在剛才看過了風扇成品之後,接著又看了由MTU研製的其它部件,比如發動機風扇機匣、低壓渦輪等等,都看起來都挺像模像樣的。
“看來也不止我們西南科工在為了這個發動機專案努力,MTU公司也為此付出了很多啊,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款發動機會有著非常不錯的未來,我們雙方的合作也充滿了光明。”
說的這裡,楊輝又開始對德國人施展大忽悠術。但人家勞斯好歹也是一家世界級跨國公司的總裁,什麼風雨沒有見過,這種忽悠術雖然很有威力,但對勞斯還沒有太大的作用。
反而還讓勞斯抓住機會,試探性地問出一句:“更加光明的未來嗎?不知道我們兩家公司之間是不是可以再繼續深入地合作下去,MTU對共和國這一新興市場也是比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