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11的機身截面其實也不小,剛好6。2米的機身直徑比起波音777那6。19米的機身直徑有區別嗎?
真要是打算使用兩臺30噸的發動機,那麼不好意思,這就是一款和波音777…200一模一樣的客機,中航西南作為新人就直接去和老牌的民航巨頭硬碰硬,最終的結果恐怕也很難保證逆襲成功,相對而言楊輝實際上更願意選擇差異化競爭路線。
“我們的寬體客機肯定是一款雙發機,這個肯定不存在爭議,問題是在於經過公司多方面的考慮之後,再加上航空公司的相關建議,我們的飛機不需要MD…11那種超過300座以上的佈局,而且也不需要做跨洋飛行任務,所以這就是一款載客在240…320人之間的客機,航程也要控制在6000…9000千米之間,而這樣的一款飛機對應在市場定位中的對手是誰,想必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寬體客機先不說載客數量,單說這6000…9000千米的航程定位就屬於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就算找遍所有的民航客機序列也只能找到一個對手,也就是來自空客公司的成名之作品:A300/310系列客機。
A300客機作為空客公司的發家基礎,不僅在於其技術優越之處,本身在定位上獨到的地方也是相當之多,而A300之所以能夠成功,肯定也因為這一市場定位的客機是客觀存在並且有相關需要,要不然空客公司也不可能靠著這個專案大獲成功,並後續還推出了升級版的A310客機。
空客公司的成功經驗,是所有有志於在客機領域異軍突起的製造商必須要研究,安東諾夫設計局早在蘇聯時期就有想過要軍民結合,所有這才有了一系列的寬體客機:安218、安418等等專案,至於金琴科肯定也是對空客公司那一套成功方式很清楚。
手上已經不動聲色地把茶几上的信件拿了起來,按揉幾下之後還是長長地一陣嘆息:“A300客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