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天我要回西嶺村。”
親欣回到家來到了母親身邊,母親看出了她想哭沒哭滿臉不高興的樣子問道:“出什麼事了嗎?”張親欣把去周繼宏家看見的,聽到的和親身感受的全部給母親說了一遍,黃自珍思考了一下說:“周繼宏家確實太窮了,我不忍心你嫁到他家看你受苦。小海你又看不上,不如給你二哥說一下,在部隊找一個小幹部,說不定還能隨軍呢。”親欣有點不高興了,對母親說:“我們處了這麼久,不能說算就算,為這事算了,人家說我們嫌他家窮,多沒面子啊!”母親從她表情中看出來了,親欣是喜歡上了這個人。
張親欣又把去周繼宏家的事對大嫂楊春芳說了一遍,楊春芳說:“那要看爸和你哥的意見。”張親善回來了,親欣給他說了去繼宏家的情況。張親善說:“我說的沒錯吧,讓你不要感情陷得太深,現在還來的及,回頭小海來找你,你就答應他算了。”親欣嘴巴一撅說:“說吹就吹,哪那麼容易,你不怕別人戳你脊樑骨,說張家嫌周家窮。”張親善說:“怎麼辦,我們也不想看到你去受苦呀?”張親欣說:“大哥,你去把情況說給父親聽聽,看看爸的意見。”親欣知道,父親一向是有正義感的。親欣又找到大嫂,要她幫忙說服大家不能因人家窮,就把別人甩掉,楊春芳說:“這是你的終身大事,我也不能擅自作主。”張親欣就撒嬌似的推著嫂嫂說道:“求你了,求你了。”
楊春芳看出了親欣很愛繼宏,思考了一下說:“不如這樣,今晚,我們全家在院子裡開個辯論會,辯論的題目是:‘農村好還是城市好’,我站在你這邊。”親欣問:“現在我們要定的是終身大事,與農村好還是城市好有啥關係呢?”楊春芳說:“你大哥的心思我知道,他總認為農村比城市好,農村小夥也比城市小夥強。他總想在農村給你成個家,讓你安安靜靜過一輩子算了。他不想讓你在城市找物件,他認為城裡人,一是猾得很;二是沒工作生活就沒保障。”親欣說:“行,今晚就靠你幫忙了。”
第 十 七 章 2,家庭辯論會(1)
吃了晚飯,楊春芳和張親欣就把椅凳搬出來擺在了屋外的院子裡。在院子上方放了一個小桌子,然後她倆把父親母親請出來坐在上方,並給他們各泡了一杯茶。父親張啟賢問:“你們這是幹啥?”楊春芳說:“這是集體討論決定親欣的婚事。”張啟賢抿嘴一笑,沒說啥,二老坐在了那裡。楊春芳和張親欣又把張親善請了出來,親善說:“你們這是開批鬥會,鬥誰呢?”楊春芳說:“今天晚上討論一下親欣的婚事。”張親善、楊春芳、張親欣都坐在了那裡。楊春芳首先說道:“親欣找了個城市孩子作物件,有的人說城市孩子不如農村孩子,城市沒了工作就無法生存,不如農村好壞有一畝二分地,能養活自己。今天我就反對這個觀點,我認為找物件首先要看人品,要根據個人的感受,不能以農村或城市作為衡量的標準。”楊春芳剛說完,張親欣就搭話說:“我同意大嫂的意見。”這時張親善說道:“今天,你們這是怎麼哪?很顯然,周繼宏一家幾個都沒有工作,母親有病,家裡很清貧,不就是不如我們農村嗎?別小看我們這一畝二分地,種好了能保障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如果城市擴大建到我們這裡來了,這一畝二分地不但能修成門面房做生意搞開發,還能賣個大價錢呢,城裡就沒這個條件。”
楊春芳說:“我反對,下輩子城市再擴大也擴大不到你這裡來,你這一畝二分地起早貪黑,精耕細作,也值不到幾個錢。若遇到天干水澇,一年到頭能把種子化肥錢收回來就不錯了。你還是照樣要欠農業稅,還不如城市擺個地攤,不慌不忙輕輕巧巧糊個嘴。”
張親善說:“你這話就說錯了,現在農民進城跟城裡人一樣,真正在城裡找起事來,不管是單位或是個體戶都願用農民工。他們認為農村孩子吃苦耐勞,要求不高,靠得住。在城裡真正能幹事情的都是我們農村人,真像是‘農村包圍城市’。”
楊春芳說:“你的觀點我分兩方面反駁:首先,我稱讚你的觀點基本傾向我們這邊了,也就是說城市有優越性,不然農村娃怎麼往城裡跑,這說明城裡還是有錢可賺的。城市娃老實能幹的大有人在,他們要乾的是能賺錢,勞動強度又低,智力含量較高的活。從另一方面講,不少農民進城也是逼的沒辦法,為了掙幾個油鹽錢、混一口飯吃,進城幹一些背、拉、扛、挑的力氣活,在城裡能幹上這些力氣活的大部分是城郊附近的農民,比種糧強。邊遠山區的農民一上午背一背糞,一背草,來回上十里圖上幾角錢,背一背柴,一背碳進城賣了只圖上元錢。同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