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北各學堂的招生工作,整日裡四處奔走。

這一日晚間回到衙門裡,發現消失很久的陳乾生居然又出現了,楊度也在坐,滿臉沉思之色。

“仲甫,難得今天有空啊!”孫元起調侃道。

陳乾生起身拱了拱手:“在下有要事向大人稟報!”

“請講!”

“有訊息表明,總督府正在秘密調查前年大人在武昌縣衙門受人誣衊之事。”

一九九、借問瘟神欲何往

前年?武昌縣衙?誣陷?

幾個關鍵詞立馬讓孫元起想起了兩年前的那場鬧劇。(讀 看看 小 說網! 。)那幾個學生不過是偶爾遇見,突然興起,給他們講解些問題罷了。至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話,純粹是茶餘飯後消遣之言,想來那幾位學生不會大肆宣傳,自己把自己給陷進去。

即便學生大嘴巴說出事情真相,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蘇報》頭版刊出章太炎《康有為與覺羅君之關係》,文中罵光緒皇帝是“載湉小丑”,章太炎、鄒容也不過才在牢裡關幾年。如果說說“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犯法的話,估計江南一半讀書人都得關進號子裡!

當下孫元起問道:“那他們查到了什麼?”

“應該沒查到什麼吧?”陳乾生有些吃不準,“因為是誣陷,所以武昌縣衙也沒留底,當時的縣令戴維屏已經調走,根本就無從查起。那個潑皮彭二倒是在兩湖師範學堂門口的飯館裡足足守了一個多月,殊不知那幾個學生中早已出國的出國、工作的工作,最遲的也在今年五六月份畢了業,他如何能找得到?”

“是啊,一轉眼都兩年過去,他們也該離開學校了。”孫元起嘆道。

楊度皺著眉頭:“可學校裡面還存有學籍檔案,上面應該會有他們的照片。萬一總督府找個藉口,派人去師範學堂調閱檔案,查出那幾個學生算不上難事。”

“查到又能怎麼樣?”孫元起不以為意,“就憑現在的戶籍制度、交通條件和保密情況,想找到一個人無異於海底撈針!”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人,我們不能不防啊!”楊度勸道。

陳乾生眼睛一轉,說道:“要不咱們下個公文,讓師範學堂把畢業學生的學籍檔案解送到提學使司衙門?這樣一來,他們便無從著手了。”

楊度點點頭:“此計上佳!當然此事要做得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不能讓別人看出端倪。最好是需借個由頭,而且不能只調解兩湖師範一個學堂的。”

“那就以查驗近兩年畢業生情況為名吧!”孫元起說道,“等哪天我離開湖北,或者陳小石走了,再把檔案還回去。”

楊度、陳乾生一齊笑道:“如此甚好。”

孫元起又問:“你們怎麼知道那些人是總督衙門裡的?”

陳乾生回答說:“前些日子,彭二經常在兩湖師範門口出沒,頗為惹眼。我們派人探查後發現,他過段時間就會和餘肇康見面。這個餘肇康乃是陳庸庵同年,曾在湖北為官,對武漢三鎮風土人情極是熟稔,所以陳庸庵到任後,便把他請來參謀擘劃。既然有餘肇康出面,背後肯定是總督府的支援。”

孫元起冷笑道:“怎麼,陳小石這就按捺不住,想把我從湖北踢走?”

楊度搖著手中的摺扇:“大人是江蘇人,應該知道江蘇雖然幅員僅及四川四分之一、湖北二分之一,卻總督駐江寧,巡撫駐蘇州,提督駐清江浦。而且提督兼兵部侍郎,專門典制淮南,職權同於督、撫。也就是,江蘇尺寸之地卻有三個婆婆。他陳庸庵之前在江蘇雖是巡撫,其實號令不出一城,是做小做慣了的。

“如今陡然升任總督,下面連巡撫也沒有,好比是一夜間妾室移正、媳婦做婆,那還不得可勁兒地耍耍威風?誰知天不如人願,自到湖北之後陳庸庵便事務纏身,還沒燒新官三把火,就被籌餉、選醫、救災三把火燒得焦頭爛額。如今終於消停下來,自然要整頓一下官場,顯顯自己的官威。”…;

“於是就拿我開刀?”孫元起哂笑道,“他這是殺雞儆猴,還是殺猴儆雞?”

楊度合上摺扇,輕輕敲擊桌案:“湖廣總督雖然名為總督,其實就是高配的湖北巡撫。但既然冠著總督的名頭,總不好拿一些不入流的小角色試刀吧?普通的知府、知縣見新總督來,早已迎風跪拜、繳械投誠,哪敢有絲毫忤逆?環顧湖北,能入他法眼又能與他叫板的也就那麼幾個,奈何藩臺太老、臬臺太親,只有你這位學臺桀驁不馴,又與他格格不入。想來想去,拿你開刀最是合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