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成:首先,該種元素不穩定,在漫長的歲月裡早已演變為其他元素;其次,該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殼中存量極其微小,目前還沒有找到它們存在的證據;最後,就是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還比較落後,即便它們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我們也沒有辦法找到他們。”

與會人員紛紛頜首,對這個分析都表示贊同。

“在座的或許有人知道,我在數年前提出的‘核反應’。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孫元起循循善誘,“以前我們發現新元素,都是被動地就已有的物質進行分析提純,然後經過測定對比而得到。現在,我們有一個全新的思路,就是透過核反應來‘製造’新元素。”

“製造新元素?”參會的人員都在心裡咀嚼回味這個新理念。

孫元起接著說:“製造新元素,包括兩個方面工作:一個是製造已有元素的同位素;另一個則是發現新元素。新元素除了指已知元素週期表中的空缺,還包括鈾之後的超鈾元素。

“現在我們已經確切知道,鈾及其前面的氡,都具有放射性,經過一段時間的衰變,會變成另外的元素。根據元素週期表可以斷定:鈾以後的超鈾元素都具有放射性,而且半衰期更短,甚至短到幾秒、幾毫秒,乃至幾微秒。如果說鈾之前的元素還有可能在自然界發現,那麼超鈾元素恐怕只能在實驗室被製造出來。

“所以,以後要發現和製造新元素,必須依賴於實驗室中科學儀器的進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粒子加速器。至於為什麼要建迴旋粒子加速器、以及如何建造等問題,在我這篇論文中有詳細闡述。近期我將把它投到《science》雜誌上發表,大家可以先傳閱一下!”

說著,孫元起拿出論文,遞給身邊的人依次傳閱。像校長麥卡爾、校友會會長派克,只是大致翻翻,並不細看。其實他們即便看了,也未必看得明白。只有幾個自然科學的教授及實驗室人員,才認真閱讀。尤其是教授會主席紐曼先生,更是頻頻和身邊的幾個人交換意見。

良久看罷,紐曼教授才說道:“鑑於迴旋粒子加速器對於發現元素的重要作用,我們教授會一致建議,校方重點支援此項工作的開展。當然,為了保證耶魯大學、乃至美國在科研中的領先地位,我們希望約翰遜教授在加速器建造完成之前,不要將此篇論文公之於世。”

孫元起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的時候,就有此隱憂。現在見校方提出這一要求,好比瞌睡遇到枕頭,當下便順水推舟地答應了。

耶魯大學向來是教授當家作主。教授會透過之後,很快,校方就把資金和人員調集到位。

雖說如今現在要做的,就是重複以前勞倫斯的路數。可說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孫元起有自知之明:這加速器的原理自己是懂的,可加速器的實物,當年只在實驗室中見過幾眼,要想就這麼還原出來,絕對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孫元起不是神——雖然在實驗室裡同事們一直認為他是。故而,他把原理圖和大致的設計圖交給大家之後,便把艱辛的研製、安裝、除錯工作交給同事,做了回甩手掌櫃。

實驗室同事不以為忤:人家大牛都能鑿空把原理想出來,難道還要他來動手研製?如果他再研製出來,那我們這些人幹什麼?再說,人家不參與研製,那是因為還有更偉大的成果和理論等著他去發現!;

孫元起留下陳驥德、潘鹹等數名學生,讓他們參與粒子迴旋加速器的研製工作。自己帶著惹禍包劉斌匆匆離開耶魯。

此行的目的,既不是去mit,儘管那裡有一大攤子事兒等著自己去處理;也不是去見莉莉絲和小懷祖,雖然已經近一年沒見,時刻縈繞於懷;更不是去遙遠的加拿大mcgill見兄長一般的盧瑟福。而是去長島的沃登克里弗(wardenclyffe)塔,拜見一位傳奇人物:科學神教教主、“被歷史遺忘的天才”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作為世界知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更多時候,是以科學怪才的面目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而在正統的物理學課本中,這位最傑出的電氣工程師之所以被人記住,除了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以及以他命名的“特斯拉線圈”,還有現在全世界仍在廣泛使用的交流電電力系統。——這是他與愛迪生鬥法的結果。

19世紀與20世紀之間,在電氣發明方面,愛迪生與特斯拉可以說的上是雙峰並峙,每人都有數百項以上的專利。兩人第一次見面,特斯拉還是剛剛踏上美國國土的時候,而愛迪生已經在美國闖下了一番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