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善民生。但賢弟有沒有考慮過,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實行分稅制,各地方政府會不會在議會中極力要求減少上繳中央的部分?在徵收中央稅收的過程中·會不會虛與敷衍、多徵少繳?萬一地方少繳、不繳中央稅款,又該如何處置?

“可以想見,一旦推行分稅制,各省必然以地方稅收的名義巧立名目,設定關卡,橫徵暴斂,魚肉百姓。到最後,農民辛苦勞作一年,糧食十之七八都被政府徵繳;商鋪工廠只要開門,就會面臨數十種苛捐雜稅·只能歇業大吉;省內外關卡林立,處處徵稅,造成商品流通不便,物價騰貴······如此一來,何談發展實業、改善民生?”

孫元起有些汗顏:“是小弟考慮欠周!”

唐紹儀接著說道:“愚兄聽孫逸仙說,賢弟曾建議中央政府軍隊國家化·即軍隊既不屬於某一特定人士,也不屬於某一政黨派系,而是屬於全體國民或國民議會。如果袁項城不同意,便退後一步,要求允許各省議會擁有一定數量的軍隊。賢弟能以一省都督身份,提出如此大公無私的建議,不愧被大江南北青年學子尊之為‘當代聖人,!

“如今各省只有諮議局,並沒有議會,而都督手中已經握有軍政大權。將來成立議會,必然在都督一力掌控之下。這樣一來,軍隊名義上歸各省議會所有,實際上還是都督自己的,只不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以軍隊國有之名,而行軍閥割據之實,只怕與賢弟的初衷大相違背吧?”

孫元起覺得自己臉上已經開始流汗了。

唐紹儀這才話鋒一轉:“愚兄並沒有責難的意思!賢弟以前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去年年底才開始接觸民政,縱使諸葛重生、蕭何再世,也難免會有思路不周舉措失當之處。何況賢弟在川陝一帶謹言謹行頗有惠政?愚兄此番言論,其實大有吹毛求疵之嫌。但愚兄之所以責全求備,是因為賢弟年未不惑已經名滿天下,而且身居高位,難免有些驕傲自得,如果不稍加抑損,只怕會遇到什麼蹉跌。

“賢弟既是前朝慶親王內閣的學務尚書,又是袁項城內閣的學務大臣,還是南方民國政府的教育總長,可謂舉足輕重!如果沒有什麼蹉跌,你至少還可以在內閣裡呆上三十年,在不遠的將來,什麼內閣總理、國家大總統,無不唾手可得!如果你能精通政務,擘畫得當,不僅是四川、新中國黨之福,也是全國民眾之福!”

孫元起苦笑道:“謝謝唐兄抬愛,小弟實在愧不敢當!說到底,小弟只是個想從事教育的理工男,機緣湊巧才有今天的成就,其實對於國家大事一竅不通。您說的‘精通政務,擘畫得當,,如今天下只有袁項城、孫逸仙等三數人當得,小弟現在、將來都不會在其列!”

唐紹儀搖搖頭:“賢弟不要過謙!不錯,現在環顧全國,確實只有袁項城一人最有把握掌控大局,孫逸仙等人還稍稍遜色。

但是袁項城已經六十有三,孫逸仙也年近五旬,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們又能執政多少年?未來的政壇,終究是屬於賢弟你的!”

孫元起道:“不過年青一輩,小弟還是更看好黃克強、宋遁初(宋教仁)、蔡松坡(蔡鍔)等人。——本來陶煥卿、陳英士也是第一等人物,可惜他們英年早逝,實在是國家和民族的重大損失!”

孫元起說的這幾個人都是1874年以後出生的,像宋教仁、蔡鍔都是1882年生人,今年正好三十歲,已經分別同盟會主要領導人和雲南都督了,端的是銳氣逼人!

唐紹儀微微頜首:“賢弟數的這幾個人都是人中龍鳳,尤其是宋遁初,愚兄在上海會談過程中曾有幸一晤,領導能力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不過賢弟與他們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首先,賢弟有自己的大中小學,可以源源不斷地培養學生;其次,賢弟有四川、陝西、甘肅等之地;第三,賢弟有五個協以上的精兵;第四,賢弟有自己的政黨;第五,賢弟名滿天下,三入內閣;第六、賢弟有自己的產業,任何時候不用擔心經費掣肘。

“這六點,黃克強、宋遁初、蔡松坡等人或佔其一,或佔其二,卻沒有人能兼而有之。尤其是最後一項,他們更是難以企及。這年頭,革命組黨、練兵自衛、合縱連橫,沒有孔方兄開道,只怕是一事無成!而中央政府的席位就那麼幾個,你憑藉實力、資歷、名氣等先行一步,佔了內閣總理或大總統之位,縱使黃克強、宋遁初、蔡松坡等人再有能耐,也只能望洋興嘆!”

孫元起道:“奈何小弟實在不是當官的料兒!就像數學要從加減乘除起步、中文要從點橫撇折捺開始一樣,一套自成體系的政治思想或治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