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前無條件交付給我國管理,然後在將來條件合適的時候交還給貴國。閣下難道還有什麼疑問?”

孫元起豎起兩根手指:“孫某有兩個疑問,想向小幡公使請教:第一、公使閣下所謂的‘將來條件合適的時候’。究竟是什麼時候?是三五年之後。還是三五十年,抑或三五百年?第二、既然貴國最終也會把膠澳地區歸還中國,那和現在德國立即歸還有何區別?何必非要多此一舉,從貴國手中倒騰一圈呢?”

小幡酉吉臉色馬上由紅轉紫、紫中發青,卻對孫元起提出的問題避而不答:“閣下是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但絕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在下奉勸總理閣下最好就此問題召開內閣會議仔細商討,集思廣益,莫要因為一時口舌之快而貽誤國家和民族!”

話不投機半句多。小幡酉吉再次被氣得甩袖而去。

雖然小幡酉吉前來威逼利誘、最後通牒還有好言相勸,無非就是想逼孫元起打起白旗。向日本拱手獻上膠澳地區,不過他有些話卻沒有說錯,比如說孫元起算得上是這個時代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但絕不是合格的政治家;還有讓孫元起就此問題召開內閣會議仔細商討,集思廣益。

儘管在這個問題上,孫元起已經打定主意要乾綱獨斷一回,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但這並不意味著孫元起在新中國黨總部拍拍腦袋就能決定,因為真要與日本大戰一場的話,至少需要內閣舉手透過,還得報臨時大總統簽署批准。雖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孫元起、新中國黨以及中華廣播、《政經日報》等媒體都在明裡暗裡地吹風,山東的大規模演習、東北的調兵遣將也能讓大家從中窺出一絲端倪,可是該走的程式必須要走,否則府院國會豈不是變成了孫元起的一言堂?

後世開明**的核心是什麼?是民主集中制!光民主不集中,那叫菜市場;光集中不民眾,那叫一言堂。而民主集中制則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散則集思廣益,聚則乾綱獨斷,聚散之間,靈活多變,運用之妙,在乎一心。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都是讓你放開說,但你說了我不一定聽。

現在情況也是這樣。北洋系和黎元洪懷裡還揣著小九九,在與日本開戰這種問題上有著各自不同的想法。在孫元起看來,有不同意見應該允許說出來,但說出來的不一定非要採納,一旦議定出結果,無論是誰都必須把思想統一到結果上來,理解的要執行,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要在執行中加深理解,絕不能在背地裡下黑手、使絆子。

正因為如此,孫元起決定迅速召集在京內閣議員舉行緊急國務會議,商議對日作戰問題。

從孫元起從太原回到京城這幾個月以來,因為沒有了國會的擾攘和大總統府的羈絆,整個國家的政局突然間平靜下來,成為辛亥革命以來少有的安穩日子,內閣會議也恢復了兩天一次的正常頻率。此時突然召開緊急會議,讓大家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作為陸軍部長,段祺瑞如今雖然只能根據各地駐軍的呈報以及內閣的命令做些承上啟下的工作,可是日常接觸的軍事情報畢竟更多些,稍加留意就能猜到中日之間大戰在即。如今驟然聽聞孫元起緊急召開內閣會議,馬上就意識到會議的大致內容。

段祺瑞走進會議室後,下意識地打量了一圈,心中也暗自進行分析:新中國黨一系,內閣總理孫元起、內務總長楊永泰正、財政總長湯壽潛、工商總長孟昭常等四人應該會出席這次會議,但海軍總長蔣志清近來一直在海州灣附近海域演習,估計倉促之間是趕不回來了;

北洋一系,自己不用說,外交總長陸徵祥、農林總長陳振先都在京中,應該不會錯過這次會議。只是自從大總統過世之後,無論陸徵祥還是陳振先都有些離心離德,對自己若即若離不冷不熱,反倒和孫元起貼得更近。如今果然是新社會,夫婦之道已經不再講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而是變成了“擇木而棲,夫死再嫁”!

至於國民黨一系,更是衰敗得不成樣子。在年初的京城亂局中,國民黨被唐天喜錯傳聖旨解散,黨員們星散流離,至今沒有重組的訊息;而流亡海外的國民黨人,則被孫文改組成了中華革命黨,似乎想要和宋教仁改組的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原本內閣裡還有兩位國民黨籍閣員,可是司法總長王寵惠在平定南方國民黨叛亂之時便亡命海外,至今有家難回;而教育總長蔡元培和孫元起好得幾乎要穿一條褲子,如果不刻意提及的話,幾乎沒有人會主意到他還是國民黨籍!

相比之下,共和黨顯得更加悲催。原本煊赫一時的國會第三大黨,現在已經無人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