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能吃透,既然公子讓自己去學***不會是壞事。
陳凱之說罷,便領著劉賢出去了。
劉賢臉上的表情有顯得有些雀躍,道:“公子,只怕用不了多久,這山上的上下人等,都要踴躍去讀書呢。”
陳凱之笑著道:“大字不識,單憑一把力氣有什麼用?在這裡,無論是畜牧、種植還是匠人,若是都能識文斷字,便知道如何尋找更好的生產方法了,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多讀書不是壞事。劉管事,你得放出訊息去,以後啊,這學堂裡要設一個結業的考試,考試不要太難,只要能讀能寫,能夠計算就可以,透過了考試的人,薪俸可以加一級,以後這山上的許多職位,也要偏向讀過書的人一些,強制讓他們讀書是沒有用的,只有給予他們希望,給予他們看得見的實在,他們才肯願意去讀。”
陳凱之說到這裡,卻是搖搖頭道:“哎,這朝廷每日都在說教化、教化,可這教化了這麼多年,除了那些詩書傳家的讀書人,又教化了幾個人?說到底,你不能只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啊。”
第四百七十九章:神來之筆(3更求月票)
聽了陳凱之的話,劉賢頗有感觸地點點頭,似乎覺得陳凱之的話有道理,他從前是主簿,和那些在廟堂上高高在上的清流們不同,自然曉得,莫說是貧苦人家,即便是還算殷實的人家而言,讓子弟們讀書,也是一件負擔極大的事。
可如此大的負擔,想要讀書出頭,卻是太難太難了,別說是進士、舉人,便是想考一個秀才,那也是千難萬難,沒有足夠的利益催動,單憑不厭其煩地說什麼讀書明理,有個什麼用?
此時,只見陳凱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