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懶政之外,就是利益了。京城裡多了不敢說,十幾萬戶需要煤改電的總量還是有的。
電暖氣不像土暖氣,一個爐子可以帶好幾組暖氣片,房間多了頂多是費幾塊蜂窩煤。
每臺電暖氣都有采暖面積限制,大房間裡要裝一臺功率大的、小房間就裝功率小的,反正你家有幾間房就得裝幾臺,浴室除外。
這麼一算的話,每家最少也得購買兩三臺。幾十萬臺電暖氣,每臺兩三千塊錢的採購價,粗算就是十多億的大單子。
這筆採購合同不管落到誰腦袋上都是個大餡餅,可是如果把這件事兒推向市場的話,這筆錢誰能拿到就不是領導可以左右的了。讓你當領導,該怎麼選擇還不是一目瞭然?
1083章 大簍子
說了這麼多前因後果,瞎子嬸一個家庭婦女,官拜居委會小主任而已,連個公務員都算不上,更沒啥級別,她能給洪濤惹什麼大麻煩呢?
還真有大麻煩,理想社群裡多一半的院落都是新翻建的,採暖使用的是液化氣小鍋爐。不光冬季採暖,連洗澡、做飯都是液化氣。這種鍋爐熱效率很高,比任何電暖氣都合算,也一樣沒有汙染。
剩下的少一半居民院落還沒來得急改造,使用的依舊是傳統爐具。雖然也有想安裝液化氣鍋爐的,但都被費林和小舅舅勸住了。
因為這些院落在今後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內全會被逐步翻建,一個鍋爐少說上萬塊,只用一兩年太虧了。老房子又沒法改裝地熱,所以就都沒裝。
現在煤改電政策一下來,按照街道的安排,凡是沒有集**暖的家庭都要納入煤改電名單裡來。也就是說不管你燒液化氣還是燃煤,都得換裝電暖氣。
這下住戶們不幹了,裝了燃氣鍋爐的家庭肯定捨不得上萬塊錢的鍋爐,總不能說以後它只管燒洗澡水,不管取暖,還得再安裝幾組電暖氣吧。這不等於各家花了上萬塊錢就買了一個熱水器嘛。
沒裝鍋爐的住戶也有一筆小賬可算,他們覺得還是燃氣小鍋爐好用,使用成本也比電暖氣低,採暖效果、熱水供應更好。
這可都是眼見為實,早就有人把燒液化氣的每筆開銷精確到分了。誰也不傻,放著成本低、效果好的不用,非要再去花錢裝電暖氣,然後熱水器還得自己買,裡外都不合算。
最主要的是這種蓄能式電暖氣個頭還挺大,不管裝在哪兒都得佔一米多長、一米多高的空間,對於已經裝修好的家庭來講,又得重新規劃房間佈置。
反正吧,大家就是不樂意裝。可是小門小戶的抗不過街道辦事處,於是瞎子嬸所在的社群居委會就成了眾望所歸。
居民們都盼望瞎子嬸能站出來,代表社群裡的上百戶居民向上面反映反映、爭取爭取,看看能不能不參加煤改電工程。
瞎子嬸也不含糊,立刻就整了一份報告,還讓每家每戶都簽上名,就這麼給街道辦事處遞了上去。
結果嘛……沒過一禮拜,街道辦事處就把她叫過去談話了,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她說一說,這件事兒到底是誰發起的,背後有沒有主使人。
這次瞎子嬸沒犯迷糊,一口咬定是居委會聽取了居民意見之後的行為,沒人主使也沒人指揮。但到此時她還沒意識到事情的本質,也不覺得有和洪濤彙報的必要。
還琢磨著是不是選出幾位居民代表一起到辦事處去和領導談談,因為在她心目中這是給國家省錢、給居民省錢、給大家都減少麻煩的好事兒,幹嘛不呢?
可事情的發展並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樣,很快就有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下來挨家挨戶走訪,什麼問題都問。
這種情況也不算特別稀奇,只要京城裡有任何大政策改變,都會有政府工作人員上門給大家做思想工作,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當然了,隨著經濟建設的深入,做這種工作的人越來越浮於形式,越來越像個通知。
但有一個人從中看出了些不同的味道,誰呢?徐家老太太的閨女,也就是那位市代表。她看出了什麼不同呢?兩個字兒,苗頭!
代表啊,她對政府工作的流程必須是心知肚明還得滾瓜爛熟,這些基層公務員的水平在她眼裡就是個幼兒園小孩,三句話一聊,立馬聽出了對方的大概意圖。
徐代表聽出來的意圖就是,這些人不是衝著那些雞毛蒜皮來的,他們很有目的性。目的是啥呢?很可能是在打聽另一件事兒,這件事兒和理想社群有關,很可能和理想社群內部的真像有關。
這可就不是小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