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2 / 4)

小說:隱相 作者:老山文學

任何訊息線索而不得窺知。

沉思了一會兒想不出什麼來之後,唐松先就將之放到了一邊。總體而言,武三思無緣相位還是好訊息,至於他要搞什麼反常之舉也不算壞,至少在當下的一段時間裡他就沒心思來對付唐鬆了,也使得唐松有更多的時間去尋出他的反常之處,以便為異日武三思必然會到來的睚眥必報準備更多反擊的籌碼。

訊息說完,唐松一巴掌拍過去,原本是想拍太平的腰肢。孰科太平正好身子一動,於是乎這一巴掌就偏了方向,著落在內裳下那一井豐熟圓潤的臀上。

彈力真好!唐松腦子裡剛冒出這麼個混亂的念頭,太平已扭頭瞪了他一眼。

這一眼真是複雜的很,有疑惑,有嗔怒,有春情,有豔媚……—……真是千種風情,萬般滋味,讓人品味不清。

“瞅什麼瞅,這麼晚了還不回家速速起身……”唐松邊義正言辭的說著,邊悄然起身離榻,但這點小心思卻沒能瞞過太平,身子剛剛站起來,就見著太平一腳踹來。

這踹在腿上的一腳著實實在,唐松當即就是一個屁墩坐在了地上。

一腳將他踹翻在地後,太平方才從容起身穿上了禮服,“你這鳥(音diao)人,佔了老孃的便宜還要裝謙謙君子,休想”

說完,她輕蔑的瞅了唐松一眼後,“啪”的將繡滿金絲的禮服下襬一甩,昂首挺胸傲然而去。

在她身後,依舊坐在地上的唐鬆手無意識的在地上畫著圈圈,口中哀嘆道:“冤枉啊這真是意外……”

唐松既不想往武李之爭中攙和,本身的品秩又太低,是以朝堂這一段時間的熱鬧就與他沒了什麼關係,每天按時到衙散衙,坐看外面的風起雲湧,潮起潮落,日子倒也悠閒可過。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平不知出於什麼心思一直沒對張昌宗採取行動,原本答應的事情遲遲不動讓唐松頗有些不滿。…;

這樣的好日子又持續了十多天,就在皇城紛紛攘攘盛傳狄仁傑已經到京的第二日,他接到了進宮陛見的傳召。

唐松一路入宮,由宮人導引著進了瑤光殿後才發現殿中站著的人著實不少,政事堂、各部寺監首領,簡而言之,凡皇城中三品以上的重臣悉數到齊。除此之外,諸多身穿王服及誥命服飾的宗室及李唐皇室的顯貴們也到了許多,原本闊大的瑤光殿正殿上因為人來的太多竟顯得擁擠了。

眼前這分明就是一場神都頂級權貴的大集合,召我來做什麼?

疑惑的唐松被殿中另一個接手的太監導引到了僻靜的一角,此地還站有兩人,一人是前京兆衙門的二把手、如今正在負責《姓氏錄》重修工作的杜審言;另一人經過太監紹介之後才知是以前與宋之問齊名,剛從牢裡放出來不久的詩壇名宿沈儈期。

唐松與杜審言雖然早已相識,但兩人之間相互看不對眼,所以關係一直不冷不熱,勉強算是點頭之交。至於此前因貪瀆入獄的沈儈期就更是陌生了,所以三人之間只有簡單的一見禮也就罷了。儘管疑惑自己被傳見的原因,唐松也沒問他們。

這樣的地點與場合也不適宜四處走動,唐松就安靜的等著,沒過多久來了一個禮部官員,唐松這才解了疑惑。

稍後就在這瑤光殿上,在眾多重臣的親眼見證下,會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儀式。唐松三人就是被叫來以文學的方式記這次儀式的。

杜審言名列文章四友之首,當世論文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沈侄期與宋之問俱以律詩見長,在唐詩史上有“前有沈宋後有錢郎……”之譽,宋之問翻船之後,當世論詩,至少在律詩上他堪為第一;至於唐松嘛,雖然是個冒牌貨,但在世人心中,若論新興的曲子詞,他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古代每有大事好以文為記,以詩為記本也正常的很,但在今天這樣頂級權貴齊聚的場合特特將當世公認的詩文詞三魁首聚於一處為一個儀式做記,這還真是少見,其中明顯暗含有借用他三人影響力及文學的形式美化此次儀式,以及加速傳播的用意。

禮部官員交代完,明白了武則天的用心之後,唐松心中的疑惑反倒更深了。究竟是什麼儀式讓武則天重視到這等地步?

隨著外面九響靜殿鞭聲的暴鳴,重臣與顯貴們分左右各依品秩爵位高低迅速站定,讓唐松疑惑的謎底也緩緩揭開。

此刻不是大朝會,亦不是常朝,但緩步進殿的武則天卻穿的異常正式,全套的皇帝披掛一樣不少。在其左右攙扶著她進殿的也不再是內宦,而是兩個之前攪擾的整個天平難安的中年人。

虛攙著其左手的是剛剛晉位為嗣君的武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