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廟街、在苦夷島等處準備的貨色實在是小家子氣。要在今年過年之前,幫助博穆博果爾裝備起來至少五百個全甲戰士!給奧爾迪裝備起三百個人來!”
“另外。我再撥給你們二百隻火銃,十門大小佛郎機。除了在各處守衛之外,要給博穆博果爾訓練出五十個火銃手,給奧爾迪訓練出三十個來,要配備齊至少夠打一百五十發子藥的火藥。”
“這麼優厚的條件?主公。火銃可是連官軍和遼東反賊都沒有賣過啊!”
李沛霆有些驚訝了。這群冰天雪地裡的蠻子,如何能夠讓自家主公如此看重?難道就是為了那些皮貨和人參東珠等物?
“主公,這火炮用於防衛,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若是要用火炮為商站防禦,那就要在黑龍江擇地築城啊!”
“不錯,我就有此意!”
在永寧寺等處築城,並且在黑龍江流域擇地建造內河港口碼頭倉庫等設施,是守漢自從與遼東開展貿易以來一直念念不忘的想法。有了碼頭,大船便可以將無數的物資卸下來在倉庫中儲備,供給人員消耗貿易之用。
而將大炮安放在這些城寨,為的就是加強防禦力量。
“主公,大可不必這樣吧?那些索倫人連鐵製盔甲、兵器都不全,如何與我軍抗衡?這兩年下來,他們與遼東建奴已經翻臉成仇,只能將各色山貨賣給我們,否則便無法生活下去,又如何能夠與我等翻臉?”
這便是李沛霆作為商人的侷限性了。守漢也不好發作。就算是索倫人要依賴於隆盛行的交易才能保證各類生活必需品的輸入,但是他隨著武力的增強,勢必也會起了弱肉強食之心。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就是這樣,否則一旦有事,在萬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如何求生?
更何況,除了索倫這種尚未完全開化的民族之外,一支更加貪婪的民族也在失必兒(明代史料稱呼西伯利亞的名詞)的荒原上出現了。
在我們的歷史上,俄羅斯的探險家、民族英雄阿維爾基耶夫、哈巴羅夫等人,先後於崇禎後期出現在了黑龍江流域,並且為俄羅斯族在這片土地上打下了永遠的烙印。但是,眼下這裡成為了守漢繼滿剌加之後又一個現金來源地,他會容許別人覬覦自己的錢袋子?顯然是不能!
在守漢不是很深刻的印象裡,阿維爾基耶夫這個傢伙應該是崇禎十二年初抵達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的匯合處,並且發現了黑龍江,然後命名為阿穆爾河。最扯淡的事這孫子竟然在這一塊發現了金礦跟銀礦,然後回去大肆宣揚。四年後,該死的哈巴羅夫就來了。
在抵抗羅剎人的入侵過程中,用著最原始武器的索倫人進行了最勇敢的抵抗。只可惜,狼牙製成的箭頭無法將羅剎人的熊掌射穿。
這也就是為什麼守漢要大力武裝起博穆博果爾、奧爾迪兩個部落的原因。
想象一下,能夠在以戰力強悍而著稱的八旗滿洲中充當重甲死兵的索倫人,一直到鴉片戰爭時期都是清軍的王牌部隊,這樣的兵員素質,若是用南中軍備武裝起來,以對付那些流氓、小偷、強盜、流放犯人組成的探險隊,豈不是手到擒來?
李沛霆雖然不明白守漢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多年來的經驗證明,對於這位爺的一些看似天馬行空荒誕不經的做法,最好還是先去執行,說不定在執行過程中便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
“好!我馬上安排阿七、文丙他們在黑龍江各處擇地築城,僱傭當地土人,採伐樹木,搬運土石。”
“唉!二哥,讓我說你什麼好?!你這個人,要麼不做,要麼就是照著修京城那樣做,有必要嗎?”
守漢明著批駁暗著很是親熱的擠兌了李沛霆一句。
“我看之前在黑龍江口修的寨子就不錯,用兩層木材中間充填上泥土,版築成牆。多用些木材,將城寨搞得大一些就是了。城外再修築幾座炮臺,互相之間可以彼此呼應掩護就是上佳之選!”
這樣算了下來,築造一座城寨,僱傭土人、採伐樹木,所花費的不過就是幾十口鐵鍋的價錢罷了,在黑龍江地域,巨大的樹木是不值錢的。只可惜太過於遙遠,天氣寒冷,動輒便是半年的風雪天,道路運輸不便,否則,在黑龍江將樹木砍伐了,運到海口好生風乾了便是造船的上好原料。
“二哥,等城寨築成,便可以好生的詢問一下那些土人,他們手中的那些生金是從何處來的,說不定,這裡會有金礦呢!”
守漢又給李沛霆丟出了一個巨大的誘餌。
ps:
馬上到月底了,還得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