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大家,把月票有富裕的投出來。求!
〖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南下與北上(二)
數百里之外,廣州城中的總督府內,燈火通明,從府門到後堂數百盞琉璃銅絲燈將府邸的各個角落照如白晝。
門前的旗杆下,近衛營的親兵們依舊是如同鋼澆鐵鑄一般站立在那裡,手中緊握著武器眼睛警惕的四下裡巡視著,偶爾同巡邏過來的戰友們用目光交流一下,微微的點頭示意。
府內的後宅之中,從花廳到書房,幾進院子裡都響著噼裡啪啦的聲音。這是令無數讀書人、文人雅士極為厭惡的聲音,卻是守漢聽得頗為悅耳動聽之聲。
他將隆盛行在廣州的各家商號賬房先生集中起來,為他們的大掌櫃的李沛霆計算一下收益情形。
花廳內,李沛霖看著眼前數十個賬房先生緊張的對著賬本手指靈活的撥弄著算盤子,嘴角含著笑意,手中端著一杯熱熱的可可。
響徹幾進院子的聲音就是數十位先生撥弄算盤珠子的聲音。
看著厚厚的一摞賬本逐漸變成一個個數字,被一旁桌案上的書記們記錄謄抄,守漢也是很得意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李沛霆從京城匆匆南下,為的便是向守漢稟告這一個冬天的在大明各處和北方的貿易情況。
而且,有些賬目是隻有他才清楚內中詳情,不能令第三個人知曉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為外人道也的生意。
紅頭簿子是記錄在大明轄區內與官府、軍民百姓的生意往來,賬本數目最多也最為瑣碎。
其次是黑頭簿子。用來記載與各路反賊的生意往來:遼東的一群叛賊,流竄於江淮河漢之間的陝西反賊,數目巨大、品種之多利潤之多遠遠超過與明朝官方的貿易。
而利潤率最高的則是綠頭簿子上反映的生意往來。
這種簿子記錄的是與黑龍江索倫各部的生意往來。精鹽、白砂糖、棉布、糧食、香料、烈酒、刀槍盔甲弓箭鐵鍋斧頭等,換來的卻是虎骨、毛皮、東珠、熊掌、生金等物。
利潤率之高令人髮指。
這種事情帶來的戒備之嚴密,是顯而易見的。
在外守衛的近衛營士兵,都是挑選的那些識字不是很多的苗族士兵,大多是歸附的紅苗子弟,一直很是羨慕當年最早一批同王寶一道歸附的那些苗族同胞的待遇。所以,忠誠度是絕對沒有問題,甚至是到了執行命令一根筋的地步。
方才。鹽梅兒見丈夫和李沛霆帶著一群先生們在那裡拼命算賬。連晚飯都顧不得吃,心中有些心疼,便命小廚房做了些夜宵送了來,被幾個在二門外執勤的親兵攔在了門口。
一個小丫鬟自恃在二夫人面前受寵。竟然口出不遜罵了那值哨計程車兵幾句。尖酸刻薄的語言惹翻了那幾個苗家漢子。用包著銅皮的刀鞘好生的教訓了那丫鬟一頓。守漢聞聽此事,只是一句話的評語,“打得好。賞。”
聽到外面那被強自壓制住的哭泣和呻吟聲。李沛霆眼睛猶自看著遙遠的星空,似乎要從那浩瀚的宇宙當中尋覓些什麼。對於這樣的事情,他是很樂於見到的。自從小妹死了之後,他就和兄長一樣,對黎慕華深惡痛絕。一直固執的認為,若不是她,小妹定然不會香消玉殞。
過了好久一會,噼裡啪啦的算盤聲終於漸漸沉寂下來,變成了一陣陣的竊竊私語和筆尖在紙上劃過的沙沙聲。
二更時分,人們終於將一份詳細收益清單和明細遞到了守漢面前。
“主公請看。”
將幾十名賬房先生打發去用晚飯加夜宵。守漢與沛霆二人來到後園的水榭之中,這裡三面環水,一道長廊連線陸地與水中。幾名親兵把住了長廊,守漢和沛霆二人便可以暢所欲言。
“二哥,這一冬天收穫不少啊!”
翻閱著手中那十餘張紙,守漢藉著燈火看得很是清楚。
單是在留都南京賣出去的玻璃梳妝鏡等奢侈品,就多達四十三萬六千七百兩之多。若是算上那些吊帶襪等閨閣清玩(南京的貴族士大夫為南中出產的情趣用品起的一個很雅緻的名號),則要在這個數目上翻上一番。
這只是合法貿易的一部分,可以說只是整個南中對北方貿易的冰山一角罷了。
“主公請看,這個是陝西米脂李記與我軍的貿易,陝西曹記的,這一份是陝西張玉記的。”
對於與橫行流竄於各地的流寇貿易,李沛霆並沒有什麼心理上的不適應,都能夠和遼東反賊貿易,與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