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傷了我佛祖慈悲濟世救人之心念。”
什麼意思呢?
說人話就是:“咱們老大說了,眾生都是平等的,雖然有人前世自己作死,這輩子當牛做馬來贖罪。但是他既然有那個運氣被你們送到修路工地去幹活,那麼,當著南粵軍那些金主的面,你們就少做這些打罵殺害朗生堆窮的事情,免得傷了兩邊的和氣,不管怎麼說,那些會說話的牲口也是你們的財產不是?”
“佛爺慈悲心腸,我等自然謹遵法旨!”聞絃歌而知雅意,這些僧俗貴族們自然是知道兩位佛爺的意圖所在了。
先避重就輕的將那些在綿延千餘里的築路工地上服苦役為各自的主子賺錢的朗生奴才們的待遇提高到和犛牛馬匹一樣,不可以隨意打罵殺害之後。五世大博學珍寶智者開始緩緩的開口談起了關於寧遠伯李守漢的問題。
“我與師尊二人一道參詳,並稟請上師開示。卻原來,寧遠伯他老人家也是個有來歷的人物。”
按照大博學珍寶智者和大海上師轉世輪迴的制度規定,兩人是互為師徒的,所以大博學珍寶智者稱大海上師為師尊算是一種尊稱。至於說他口中所說的一道參詳,大家可以理解為東王楊秀清的天父下凡。
但是,他說完這話,卻令在場的人們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怎麼說?寧遠伯果然是個有來歷的?
“爾等入寺時,可曾在觀音菩薩殿禮佛?可曾注意到觀音菩薩殿內有一尊塑像有些黯淡無光?”
大海上師用柔和低沉的語調為年輕的大博學珍寶智者量活。
這話一出口,頓時讓許多的僧俗貴族們誠惶誠恐的跪地請罪。請佛爺饒恕他們對觀音菩薩的怠慢之處。
所謂的觀音菩薩殿內,自然供奉的便是觀音。但是與漢地的觀音菩薩不同,佛殿主尊是騎在一頭獅子上的小的觀音菩薩像,而非我們熟悉的手執淨瓶的南海觀世音塑像。(嗯?騎著獅子的?難道說這頭獅子就是西遊記裡朱紫國搶走國王愛妃的那位賽太歲?也是個有來歷有背景的妖怪。)其餘幾尊菩薩像均為觀音菩薩的不同化身。天曉得二位佛爺說得是那一尊菩薩造像?有人已經暗自打定了主意,不就是一尊造像嘛!大不了回頭重新捐獻一座便是了!
但是,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師尊開示,那尊菩薩便是寧遠伯的前身。”大海上師丟擲了這個驚世駭俗的說法,頓時驚得人們目瞪口呆!如果這樣說,那豈不是寧遠伯便是觀世音菩薩的後身。到人世間來興修一番度化眾生的?
如此這樣一來,豈不是大家在對待南粵軍與寧遠伯的問題上更要謹慎了!
陳列嘉措卻不這麼想。他有些恍然大悟了!“佛爺!如此說來弟子便全然知曉了!為何南中百姓口中稱寧遠伯為上天選中之人,為何寧遠伯有如此的大智慧能夠將一片蠻荒酷熱之地變為人間樂土,此皆佛法無邊也!”
看著臺下的觀眾如此與自己展開良好的互動,頓時讓寶座上的兩位主演大為欣慰。
“爾等知之便可!切勿外傳,否則佛祖降下罪來,可是要下拔舌地獄的!”
有了這番理論在前,眾人自然要按照佛爺們的意圖辦事了。
不過,倒也不曾出了陳列嘉措與伊拉古克三的預料,不管是大唐還是大元、大明,以至於是到了眼前的寧遠伯或是博格達汗。烏斯藏上層考慮的永遠都是烏斯藏自己的利益。
“上師開示曰,南要親密,北必恭順。至於其中的天機,爾等日後便知曉了!”
五世大海上師的這番話,很好的表現出了黃教歷代高僧的政治態度和手段。那就是,當一個合格的牆頭草騎牆派。
如今南粵軍與烏斯藏的商貿往來日益密切,如果大海上師們責令各地不得與南粵軍貿易,那隻怕各地寺廟的大小活佛和各處的官員貴族們會很好的讓兩位佛爺早上西天取侍奉佛祖的。但是,北面的那位卻又是一個極度虔誠的信眾,無論如何也捨不得。
於是乎,漢人經典段落之中的東食西宿被稍加演變,變成了兩位佛爺的老師指點出的偈語。
(俗說:齊人有女,二人求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曰:“欲東家食,而西家宿。”此為兩袒者也。)
如此一來,大家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從日喀則到孟加拉的道路繼續晝夜趕工。各處商埠的房屋倉庫在官員貴族督促之下,也是進展頗為順利。從佛爺到朗生們都需要、喜歡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