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瀛仁能過關十三首。
瀛仁上前,也是恭敬行禮,蘭先生見他不過十六七歲年紀,卻也敢站出來,有些驚訝,不過才無先後,年紀雖小,卻未必無才,含笑點頭。
蓮花臺上的凌霜見到瀛仁出來,也是有些驚訝,水汪汪的眼睛看著瀛仁。
瀛仁上來,也是逼得急了,實在沒有辦法,他絕不甘於輸給羅鼎,更不甘於讓凌霜成為羅鼎的褻玩之物,挺身而出,但是當提筆起來,腦子卻是一片空白,雖然他得徐從陽教導,但是才華畢竟不是能夠教出來的,自然不可能有徐從陽出口成詩的才氣,不由皺起眉頭。
羅鼎見瀛仁提筆,本來還有些緊張,可見到瀛仁皺眉,頓時顯出嘲諷的笑意。
楚歡見瀛仁那般,嘆了口氣,瀛仁是情急出手,而情急之下,卻往往難有靈感,想要寫出好詩詞,實在是難上加難。
楚歡當然也不願意看到凌霜淪為羅鼎的胯下玩物,心裡也在想著要出手一助,不過瀛仁卻是急急出手,他來不及攔阻,此時見到瀛仁犯難,無奈起身來,走了過去。
庭院之中眾人又是一驚,而凌霜見到楚歡出來,眼中竟是顯出一絲喜色。
楚歡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到瀛仁身邊,笑道:“公子,你前幾日寫下的那些詩詞,我還記得,莫不如由我提筆,幫公子寫出來!”
瀛仁正在犯難,見到楚歡出來,如同溺水之人看到船舶,心中激動萬分,幾乎想抱住楚歡親上幾口,他也知道眾人注視,故作猶豫,終是點頭道:“也好,本公子那些詩詞,你儘管寫上來,讓幾位先生評點!”
他也不知道楚歡究竟能寫出什麼,但是此時此刻,只能讓楚歡幫助。
楚歡對這蘭先生等人恭敬一禮,道:“在下不才,願代替徐公子將他所作詩詞寫出,還請三位先生准許!”
蘭先生三人何等人物,瀛仁犯難,他們豈能看不出來,楚歡上來,口中聲稱是要寫出瀛仁所作詩詞,但是三人卻知道是出來為瀛仁解圍而已。
好在三位先生都是詩詞大家,倒不在乎是誰寫出,只在乎是否真的有好詩詞出現,互相看了看,蘭先生才點頭道:“你來!”
楚歡拱了拱手,從瀛仁手中接過狼毫,鋪好紙張,腦中卻開始思索起自己記憶中的詩詞來。
………
ps:加更,求紅票,求收藏!
第二二七章 騷客驚四座
楚歡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日也會當眾寫詩詞,更沒有想過詩詞還有救人的時候,他沒有立刻落筆,而是迅速地轉動著腦子。
這段歷史,他記得清楚,三國爭奪天下時候,與自己所瞭解的歷史出現了差錯,最後是東吳一統天下,建立吳國,幾百年後,又被大華國取代,大華末期,諸侯割據,天下紛爭,陷入水生火熱的亂世,而秦國國主瀛元在中原爭霸中,憑藉強悍的騎兵軍團,東征西討,滅亡十八國,最後建立了大秦帝國。
三國之後的歷史,完全改變。
換句話說,三國之後,自晉朝開始的諸多朝代便已經不存在,而唐詩宋詞元曲自然也沒有出現在這個時代。
他前世就算沒有精心鑽研詩詞,但是那些耳熟能詳的文人大家卻是歷歷在目,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卻也是記憶猶新。
他現在不是寫不出來,而是腦海中的詩詞歌賦太多,腦子就像一個詩詞庫,任他予取,他現在只是在思索選擇而已。
羅鼎見楚歡也出來,眼中怨毒之色更深,不過看到楚歡也沒有立刻下筆,以為楚歡也是不通文墨,頓時滿心歡喜,臉上的嘲諷之意更濃。
先前的文人才子上前,都是在下面已經思索好,上去很快就能下筆,像楚歡這般思索卻並不動筆,那是很為少見,文人們頓時竊竊私語,不少人已經顯露出不屑之色,在他們眼中,瀛仁和楚歡應該是富家少爺,不知天高地厚出來奪文花,卻又遲遲寫不出東西來,那是自討其辱。
蘭先生輕撫鬍鬚,倒是顯得淡定自若,他微微打量楚歡,楚歡面板微黑,稜骨分明,看上去帶有英武之氣,看上去不像飽讀詩書的文人學子,也不像他穿著一般是紈絝富家子弟,倒像是鐵血鏗鏘之中走出來的鐵血之士。
論起緊張,瀛仁緊張,另一人卻更為緊張。
選花臺上的莫凌霜一雙水汪汪的妙目目不轉睛,直直看著楚歡,芳心已經升到了嗓子眼。
楚歡這個時候能站出來,讓她心裡說不出的高興可是正如所有人看到的一樣,楚歡看上去實在不像一個吟詩弄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