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李家軍的將士們吃罷戰飯之後,雄糾糾氣昂昂的踏上了征途。
李中易騎在“血殺”的背上,十分愜意的眯起兩眼,看了看天色。
嘿嘿,萬里晴空無雲,正是撕殺的好天氣呢!
張三正將水囊捧到李中易的手邊,小聲提醒說:“主上,您已經一個多時辰沒進水了。”
李中易扭頭瞥了眼張三正,順手接過水囊,隨口問他:“怕不怕?”
張三正咧嘴一笑,說:“怕啥?下臣跟著您南征北戰,除了怕當餓死鬼外,還真沒怕過韃子。”
高強見李中易向他看來,趕緊陪著笑臉說:“下臣倒是有點怕,怕撈不到最封侯的軍功。”
李中易高高的翹起嘴角,他手下的將領們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略性決戰,倒是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樂觀,這便是好事嘛!
以李家軍如今的實力,只要是糧食、飲水和柴草充裕,還真不怕契丹人玩出什麼花樣來。
雙方几十萬大軍對壘,又有幽州當作誘餌,李中易並不擔心耶律休哥避而不戰。
說句大實話,耶律休哥一路後撤,軍心恐怕已經不穩了吧?
契丹人的精銳部隊,皮室軍和宮分軍,組織性和紀律性確實比較強。然而,耶律休哥大量徵召而來的部族軍,能否下定決心和李家軍決死一戰,實際上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根據斥喉的偵察,擺在幽州一線的皮室軍和宮分軍,大約十五萬人。剩下的二十萬兵馬,都是徵召而來的部族軍。
按照李家軍總參議司的估計,正因為有部族軍的存在,看似強大的契丹軍,卻恰好露出了足以致命的弱點。
秦滅六國的道理,李家軍中的中高階別將領,幾乎無人不知,沒人不曉。
李家軍雖然人數比契丹人少一半以上,然而,參戰的十八萬人,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
李家軍中的老兵,含義有多種,歸根結底,只有上過三次戰場以上,殺過敵人見過血,戰友彼此配合默契計程車兵,才能被稱為老兵。
這就好比,歐洲聯軍幾十萬人,卻打不過拿皇的十幾萬人一樣。
在戰爭中,兵馬數量多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彼此之間的緊密配合,以及不怕流血犧牲的無畏精神。
“小休息,小休息……”這時一騎快馬從隊首的方向,掠過大部隊的邊緣疾馳而過。
行軍途中的休息,分為小休息、中休息和大休息,小休息的規定是半刻鐘。
李中易翻身從馬上下來,略微吃了幾口乾糧,飲了兩小口水,便站道旁的田埂上,四下裡打量了一番。
嘿嘿,原本應該已經插秧的田間地頭,卻是一片荒蕪的景象,顯然李中易故意選擇播種季節進軍,嚴重的打亂了幽薊大平原的農時。
“稟報主上,前邊大約五十里的地方,發現了契丹人的前鋒兵馬,人數大約十萬。”
就在大軍繼續上路不久,李中易接到了最新的敵情,他略微思考了一下,隨即下令:“讓參議們集體研究一下。”
既然有了總參謀部的機制,李中易自然不至於開歷史的倒車,退回到一人決斷的落後決策機制上去。
隨軍作戰之時,參議們大多坐在寬大的奚車裡,這麼做的好處是,方便集思廣益。
經過參議們的集體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契丹人很可能改變了總決戰的方略。
不過,參議們的意見分為了兩派,一派的意見是,筆直進兵一直抵達幽州城下,另一派的意見則是,就地等待敵情的進一步發展。
其中,以進兵到幽州城下,獲得了絕大部分參議的支援。
他們的理由也很清楚,打蛇打七寸,契丹人的當務之急其實是守住幽州。只要李家軍死死的捏緊幽州這個牛鼻子,就不擔心契丹玩出任何花樣。
經過簡短的思考後,李中易支援了繼續進兵,直抵幽州城下的意見。
畢竟,總參議司在戰前制定幾套作戰方案,大多是以幽州為主要目標。
大約三個時辰後,契丹人的前鋒部隊,和李家軍遭遇於良鄉城外。
斥喉的工作,確實做的很細緻,契丹人的前鋒部隊,果然是十萬人。
李中易並沒有馬上下令發起進攻,畢竟,契丹人的表現顯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狀況。
對手耶律休哥絕不是無能的草包統帥,事務反常即為妖,出於慎重考慮,李中易只是下令原地休息待命而已,並馬上對契丹人的前鋒部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