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到了鄭州後,就沒挪過地方,一連待了半個月之久。
不知道內情的人,都以為李中易喜歡上了鄭州的風景和氣候。但是,曉得內幕的少數幾個人卻心裡明白,李中易是在故意給想鬧事的讀書人留下串連的時間。
很多時候,帝國難免會有膿包的存在,其中的大部分可以容忍。但是,容忍是有限度的,適當的時候需要擠一擠,化一化膿腫,才有益身體的健康。
如果是涉及到了軍方的膿包,李中易肯定是三下五除二的快刀斬了亂麻。可是,涉及到全天下讀書人的利益問題,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折御卿是鄭州知府,平時的庶政公務異常之繁忙,李中易也沒留他在身邊待著,讓他有精力去處理政務。
至於鄭州兵馬都總管郭孝誠,除了日常的練兵之外,他的空閒時間比折御卿多得多。
於是,陪同李中易去嵩山少林寺遊玩的任務,就交給了郭孝誠。
李中易和郭孝誠,身穿便服,帶著幾十名侍衛,輕車簡從的趕赴少林寺。
少林寺建立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至前朝大週末年,少林寺已經擁有土地多畝,寺基540畝,樓臺殿閣5000餘間,僧徒達2000多人,可謂是興盛之極。
以前,李中易也來過少林寺,不過,那時候他是陪著老首長一起來的,沒有太多的個人時間用於遊玩。
這一次,李中易再臨少林寺,自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想當初,在少林寺燒一柱頭香,就是個天文數字的過度商業化的往事,在李中易的腦海裡始終揮之不去。
李中易確實不想擾民,也不可能為了他獨自遊玩,而禁止官民來參拜或是遊玩。
只是,李中易的善舉,卻讓親牙營指揮使張三正,一直神經緊繃,惟恐出現不測之事。
李中易負手立於寺門前,默默的注視著寺門上的少林寺三個大字,不由心下大為感慨,故地重遊,已是物是人非矣!
如今的李中易,以天下至尊的身份,再遊嵩山少林寺,自然別有一番全新的心緒。
“皇……黃大官人,這座少林寺常年香火不斷,寺產異常之豐,這山門自然修得富麗堂皇。”郭孝誠差點就說漏了嘴,幸好反應及時,糾正了過來。
李中易點點頭,他自然很明白,少林寺明面上的寺產已經很多了,但那絕不是寺產的全部。
據警政寺和緹騎司的分別密報,少林寺的寺屬田產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至少有千頃糧田。
這麼多的田產,養活少林寺的上千名僧眾,不僅不成問題,而且是綽綽有餘。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不管哪座寺廟,都還沒有收門票才能入內的商業操作。
李中易信步走入山門,迎面就見兩側聳立著四尊高大威猛的泥塑,也就是傳說中的四大天王。
由於沒有禁街的緣故,李中易只是略微停留在山門處,四周很快就擠滿了想進寺內的人們。
親牙營指揮使張三正急得額上直冒熱汗,人員太過混雜了,萬一有歹人潛藏其中,那就要出大事了。
李中易緬懷了一番過去之後,抬眼間,驚覺身邊的四周已經擠滿了人,便趕緊抬腿進入了山門。
不擾民,並不是李中易的惺惺作態,而是深入骨髓的現代人意識。
愛民如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嘴巴上這麼說,也是拿來忽悠人的幌子罷了。
但是,儘量不擾民或是少擾民,身為統治者的李中易,一向有這個覺悟。
如今的少林寺,尚無後世那種過度商業化的氣氛,李中易愜意的漫步於林蔭小道之上,鼻內嗅著佛香氣,耳裡滿是佛經聲和木魚聲。
入鄉隨俗,李中易雖然不崇佛,但是,也沒有去打攪佛祖的信徒們虔誠的拜佛上香。
大雄寶殿內,李中易凝視著如來佛祖的銅塑像,仔細的打量了一陣子,
“這位施主,老衲看你的面相,可是不同一般吶!”忽然,在李中易的身後傳來了一個陌生的聲音。
李中易扭頭一看,卻見,一位身穿大紅袈裟的老和尚,正雙手合什,目光炯炯的盯著他看。
“在下不過是有幾個臭錢罷了,貌相併不驚人。”李中易在前世見慣了算命和尚的故作姿態,並不打算理會眼前的老和尚。
然而,那位老和尚顯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