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放過李中易的意思,他雙手合什,口宣佛號,嘆道:“施主之相貴不可言,顯是有緣之人。”
李中易微微一笑,類似的場景,他見識過的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在前世,算命之人,不管是和尚還是道士,都會口出驚人之語,吸引到遊客的注意力後,再徐圖錢財。
“既是有緣人,那就捐點香油錢吧,張三正,捐五十貫錢給這位大師。”
李中易今天是來遊玩的,心情一直很不錯,他不樂意壞了興致,索性命張三正把錢給了,免得老和尚繼續糾纏不清。
“施主,老衲並非是為了錢,實在是施主您將有血光之災。”老和尚沒接錢,而是繼續選擇糾纏李中易。
李中易心中微微一動,他故意沒回開封,而是選擇待在鄭州,可不就是想要對鬧事的讀書人下狠手了麼?
按照李中易的本心,他肯定是不樂意沾滿讀書人的鮮血,那就收穫極大的罵名。
然而,畢竟此事牽連甚廣,參與的官兵們稍微有個失手,就很容易鬧出血光之災來。
不過,李中易依然沒有搭理老和尚,轉身就邁步出了大雄寶殿。
“南無阿彌陀佛,施主,請留步。”老和尚和李中易預期的那樣,果然追了出來。
李中易只是笑了笑,並沒回身,淡淡的扔下一句話:“有緣自會再次相見。”
老和尚利用緣分想結識李中易,李中易借緣分的由頭回懟了老和尚,雙方互打機鋒,火花四射,卻又妙趣橫生。
少林寺,除了寺產頗多,廟宇頗多之外,最吸引李中易的地方,便是碑林了。
李中易駐足於碑林之間,欣賞夠了歷代名師的書法之後,已是下午時分。
當李中易走出碑林之時,迎面就見老和尚雙手合什,嘴裡唸唸有詞的在道旁等他。
大雄寶殿內,大雄寶殿外,碑林外,李中易三次遇行老和尚,可謂是真的有緣。
“大師何以教我?”李中易經過老和尚身旁的時候,忽然停下了腳步。
老和尚抬眼打量了一番李中易,忽然合什,口宣佛號,低聲說:“施主的身份貴不可言,老衲實在是失禮了。”
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老和尚顯然早已經認出了他的身份,這才苦苦糾纏到現在。
“大師,你沒什麼要說的麼?”李中易有心逗一逗老和尚,便故意擠兌了他一下。
李中易不信神,也不信佛,更不崇道,也就是說,怪力亂神的那一套把戲,他統統不信。
他只是有些奇怪而已,他此前從未在鄭州停留過,怎麼就被老和尚認出來了呢?
當然了,老和尚所言的貴不可言,其範圍其實異常之寬廣,可以是朝廷重臣,也可以是王公貴族。
不過,李中易一身商人打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個有錢人,卻不可能用貴不可言來形容。
天子撫四民,士農工商,其中商人最賤!
賤商,賤商,可以很有錢,但不可能稱得上貴不可言!
“老和尚謹有一言贈於施主,還請施主高抬貴手,放人一馬!”老和尚依然是雙手合什麼的姿態。
但是,老和尚的話,聽在李中易的耳內,卻像是重鼓一般,震懾人心。
說白了,李中易在開封城中,挖了一個大坑,就等著鬧事的讀書人跳進去。
也就是說,這麼機密的事情,僅有幾名心腹重臣知情而已。誰料,遠在嵩山的老和尚,竟然意有所指的請李中易高抬貴手。
“施主,天下的讀書人本就不多,何苦的狠下辣手呢?”老和尚此言一出,李中易再無疑義,肯定指的是讀書人在開封城內醞釀鬧事的大事。
“大師,何以教我?”李中易打著機鋒問老和尚,顯然是想為難一下老和尚。
有些事情,可以善了。而另一類事情,卻無法善罷甘休!
如果大家都知道自律守法,朝廷又何苦要養衙役和軍隊呢?
老和尚顯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面對李中易的第二次發問,何以教我,竟然只會口宣佛號,苦口婆心的說:“慈悲為懷!”
李中易懶得再理會老和尚,甚至連和尚的名字都不想知道,徑直離開了碑林。
本朝不殺士大夫,那是弱宋的基本國策,並不是李中易的政治主張。
雖芝蘭擋路,亦必鋤之,這才李中易如今的心境。
從登封回鄭州的路上,李中易斜靠在車廂壁上,兩眼望著手裡的書,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