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便知道李傕這次要倒大黴,而一旦李傕完蛋,接下來就會輪到他。經過一番艱難思索,張濟最終選擇了與郭汜相同的做法,趁著袁紹與李傕還在對峙的時候,他和侄子張濟帶著剩餘的部隊經藍田穀闖進了富庶的南陽郡。
如此一來,關中就只剩下袁紹與李傕,另外再加樊稠和王方兩個打醬油的,局勢頓時變得明朗許多。
困守長安的李傕,眼見郭汜和張濟紛紛遠離關中這塊是非之地,而樊稠和王方又轉投了陣營,心中恐慌不已,他不願坐以待斃,便想把西涼的馬騰和韓遂捲進這場紛爭中來,於是問計與賈詡。
李傕說:“如今時局日艱,袁紹匹夫愈發猖狂,吾欲聯絡西涼馬騰、韓遂,共逐袁紹,不知可否?”
賈詡回答:“馬騰、韓遂,皆虎狼之輩,長平觀一戰,將軍重挫了這二人,雖然時間過去數年,但他們一定懷恨在心。馬騰和韓遂見到將軍如今為袁紹所迫,他們不來落井下石不是因為他們的恨意消減了,而是因為他們此前出兵偷襲了袁紹,導致袁紹進攻河內的計劃失敗,因此擔心被袁紹攻擊。如果袁紹肯放下過節,向馬騰和韓遂示好,到時候我們的處境更加堪憂。”
賈詡的這番話,頓時讓李傕的心涼了大半截。一想到自己這次辛苦算計,到頭來竟然為袁紹做了嫁衣裳,他的心中就感覺莫名的辛酸和悲憤不已。
“難道我已經山窮水盡,無路可退了麼?”
“還有一條路,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卻可以保得李家上下數百口沒有性命之憂。不過……就怕稚然下不了這個決心。”
李傕聽賈詡說還有一條生路,於是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央求賈詡說道:“文和就不要再賣關子了,權勢富貴失去了雖然可惜,但卻不會要命。如今我李家老小都命懸一線,只要能讓他們活下去,什麼樣的難事我都願意去做!”
“這次我們一番算計,好不容易趕走了盤踞在長安的呂布,到頭來卻讓袁紹最終獲利,看似白辛苦一場,為袁紹做了嫁衣,但若是放眼長遠,袁紹也不過是在替人做嫁衣而已。”
“袁紹得了關中之地,怎麼會是替別人在做嫁衣呢?”
“稚然不妨細想一下,六年前兵圍長安的時候,劉和當時手中不過一萬兵馬,他就敢前來關中攪局,如今他手中有十數萬大軍,洛陽更是被他經營的如鐵桶一般,為何長安混戰至今,卻不見他有任何動靜?”
“你是說,劉和這次是故意放了袁紹來關中與我們廝殺?”
“確實如此!縱觀劉和崛起以來的行事風格,最擅長的就是佈局,喜歡徐徐圖之。袁紹在冀州的部隊大敗給了劉和的部下太史慈,在河東的部隊又大敗給了趙雲,加上之前逢紀在幷州北方曾經大敗給趙雲和張郃,如果劉和想要乘勢解決袁紹,其實並非難事,為何卻停了下來?最為詭異的是,趙雲發現了袁紹意圖從河東進擊左馮翊之後,不僅沒有趁勢奪取安邑,卻忽然從絳邑撤回了河內,這樣正好讓袁紹可以放心大膽的將主要兵力投進關中與我們作戰,這才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李傕雖然不是謀略高手,但也不是庸才,聽賈詡說到這裡,便徹底明白了劉和驅虎吞狼的高明手段。
“文和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明白,也完全贊同。可是,這與我的出路有什麼關係呢?”
“稚然的出路,便在劉和身上!如今長安已成孤城,守之無用,如同雞肋,何不捨棄長安前往潼關,擋在洛陽與長安之間,這便是一條生路。”
“萬一劉和與袁紹夾擊潼關,豈不是自尋死路?”
“當初公孫瓚敗亡之後,田楷在平原孤立無援,稚然可見到劉和與袁紹聯手對付過田楷?段煨在河東無路可退之時,稚然可曾見到劉和與袁紹聯手對付過段煨?劉和希望看到的是我們繼續與袁紹拼命,只要我們一天不與袁紹講和,他便不會對我們趕盡殺絕。”(未完待續。。)
第四五二章 交換
正如毒士賈詡推測的那樣,遠在幽州的劉和,對於袁紹或者李傕的生死並不在意,特別是當他們狗咬狗的時候。就劉和而言,最願意看到的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混戰,而不是一邊倒的屠殺,因為只有關中軍閥與袁紹爭鬥的越激烈,他們的消耗才會越大,等到劉和前來收拾局面的時候,也就越容易。
李傕明明知道劉和是在坐山觀虎鬥,但卻根本無法破解這種局面,因為他與袁紹目前根本沒有和解的可能,袁紹就算為了安撫郭汜和張濟,也不能接受李傕的投降。試想一下,郭汜和張濟最大的心病就是李傕,如果袁紹與李傕湊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