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劉惠已過不惑之年,不知見到過多少人和事,對於劉和的外熱內避看得分明,他說:“公子所慮者,不過是擔心今日收留了我,以後無法跟韓馥交待,不知對否?”

劉和麵露難色,沉默不語。

對於劉和這樣的表情,劉惠並不生氣,而是平靜地說道:“公子在冀州的作為,若用一句話來概括,便是‘趁勢,造勢,借勢’。當時袁紹和公孫瓚皆有吞併冀州的企圖,而韓馥又是在讓與不讓間猶豫徘徊,公子便及時的出現在高邑,而且僅憑言語就離間了韓馥與袁紹,此為趁勢而入。”

“公子順利穩住了韓馥和袁紹之後,又將時間拖到了公孫瓚率軍南下,於是冀州便形成了二虎競食的局面。到了這個時候,公子忽然放出風來,稱劉太傅將出兵救援冀州,這便是造勢了。若是劉大人當初真欲救韓馥,何必等到公孫瓚南下?恐怕早在袁紹出兵攻擊韓馥時,就會有所表示吧?”

劉和點頭,對於劉惠的分析表示承認。

“等劉大人後來率領五萬大軍進入中山境內,公子又借勢促成了信都會盟,對外宣稱是四方共商討董之事,對內則是協調韓馥、公孫瓚和袁紹三方之間的關係。縱觀公子在冀州的作為,在下最不能理解的是你如何洞悉人心,將韓馥、公孫瓚和袁紹的心思琢磨的如此清楚?”

被劉惠如此一問,劉和只好打個哈哈,笑著說道:“小子哪有子惠先生說的這麼厲害,不過是恰逢其會,誤打誤撞罷了。當時我就想自己是太傅長子,就算做不成事情,冀州各方也不好要了我的性命,所以也就厚著臉皮賴在高邑,等著吾父前來營救。”

劉惠也跟著呵呵笑了起來,不過眼神中透露出來的分明是“就知道你個滑頭肯定不會承認!”

廳內的氛圍因為這一段而變得輕鬆起來,劉惠忽然說道:“公子,如今你在河北之地的名聲,比之當初在冀州時,又提升了許多。《納賢告示》的傳揚,大敗軻比能的訊息,讓河北士林覺得你文武兼備,此時若是收留草民,就算在下是碌碌無為之輩,對你的聲望也只會增加,不會有損,不知你為何還要猶豫呢?”

劉和便欲開口向劉惠解釋,結果劉惠繼續說道:“其實,公子有些當局者迷了。以韓馥那樣的性格,今後只會更加倚重於幽州,只要你繼續支援於他,就算他在這件事情上心中不滿,又怎麼會向你表示不滿呢?”

劉惠這話說的很白,直言韓馥那種膽小鬼,就算明知道劉和收留了自己,他也絕對不敢唧唧歪歪,因為劉和父子是他現在對抗公孫瓚和袁紹最大的助力!

劉和剛才一直在認真聽劉惠對於自己在冀州的評價,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劉惠能夠用“趁勢、造勢、借勢”六個字就高度總結了自己的作為,因為當初他真的就是全憑直覺去做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

劉和告訴劉惠說自己因為不擔心有生命危險,所以可以放手一搏,也是大實話。劉和的冀州之行,說白了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誤打誤撞地辦成了,真要是再來一次,劉和未必還能做的像當初那麼順利。

現在,劉惠指出劉和犯了“當局者迷”的錯誤,一下子就開啟了劉和的思路。劉和仔細一琢磨,發現確實就像劉惠說的那樣,由他來徵辟劉惠,跟劉虞出面徵辟劉惠完全就是兩個概念,韓馥其實真正在乎的是劉虞的態度,而不是他這個大公子!

想通了這些,劉和如釋重負,趕緊起身向劉惠鄭重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先生指點迷津!還請先生留在馬城,幫助小子保境安民,報效漢室!”

劉惠起身回禮,說:“只要公子不嫌草民聲名有汙,敢不效死爾!”

劉惠說自己聲名有汙,指的是身披囚衣去服徭役的事情。

劉和當然不會在乎了,話說有本事的人,貌似很多當初都服過刑,坐過牢?

ps:這周苦逼的裸奔,南道向親們求推薦啦!

第一三六章 分官咯

很久之後,每當劉和想起當初自己在馬城收劉惠的情形,都有一種僥倖的感覺。若非當時劉惠急於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同時洗去韓馥加在他身上的屈辱,他當時看到劉和那種猶猶豫豫的樣子,可能會直接拂袖而去,才不會搭理劉和。

當日夜裡,雖然城中上層次的陪客幾乎沒有,但劉和還是讓人擺下宴席,隆重地為劉惠接風洗塵,表達了自己的歡迎之情。

這次,劉和還讓人去射字營內將慕容平也請了過來,這讓慕容平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第二日,梳洗打理完畢的劉惠,穿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