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讓衛兵送來的嶄新玄衫,披著上等的毛皮大氅,腰間懸掛一柄飾劍,十分亮眼地出現在了馬城軍民的視野當中。
前一天入城時,劉惠還是一副半年沒洗澡,三年沒修面的落魄樣子,轉天就成了玄衣大氅的高階幕僚,這種變化和反差實在有些大!
唯一不覺得驚奇的,就是“戟字營”內的那五十名新到的教頭了。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現在的劉惠,才與當初名傳冀州的劉治中基本符合,至於路途上見到的那個劉治中,不過是一段小小插曲罷了。
劉和帶著劉惠滿城到處轉了一圈,然後又帶著劉惠去了一趟即將開訓的射字營和戟字營,充分向城內軍民宣示劉惠的到來,也算給足了劉惠面子。
回府之後,劉惠向劉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敢問公子,天下各路諸侯如今都在忙著搶奪地盤,爭奪人口,擴充軍隊,為何公子甘心偏於此隅,埋首於練兵和政事?”
劉和答曰:“民為兵之本,兵為民之魂。練兵和養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理當齊頭並進。子惠先生問我為何甘心偏安此隅,其實並非如此。幽州之地看似廣袤,卻被公孫度、公孫瓚和吾父三分,在我立足的北方是如狼似虎的鮮卑人和反覆無常的烏桓人,在我立足的西邊是混亂的幷州和作亂的南匈奴,在我立足的東面是公孫瓚的數萬大軍,在我立足的南方是軟弱無能的韓馥,處於這樣的局面中,敢問先生何以教我?”
劉惠沉吟片刻,回答:“以卑職愚見,公子若是能夠將內外長城之間的這數百里之地經營好了,未必就比別人差。”
“如何經營呢?”
“外御胡寇,內安流民;儲蓄糧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