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袁紹預謀的路線回援幽州,而是出人預料的選擇了從幷州方向突進,不僅直接威脅到了自己在幷州的地位,而且一旦被他從太原郡突進至雁門郡境內,則顏良和文丑的糧道必然斷絕,接下來還會受到腹背夾擊,危險萬分!
晉陽城內。袁紹手下的一干文武齊聚在刺史府中,大家愁眉苦臉地商議著如何阻截劉和。
高幹陰著臉首先說道:“劉和率軍突然出現在龍山以西,說明他與段煨之間肯定達成了什麼密謀,我已經派出快馬向高柳和鄴城傳去急報,但願一切都還來得及。”
王琰提醒說:“將軍還需派出細作前往界休和白波谷刺探一番,雖然此舉於事無補,卻能弄清楚劉和究竟是如何突破白波軍和於扶羅的層層阻隔,日後袁公若是問起來,我們也有個詳細的交待。”
高幹點頭,同意了王琰的這個提議。
袁紹的小舅子李孚接著說:“元才也不必如此驚慌失措。那劉和雖然行軍迅速,可他麾下也就區區萬騎,根本奈何不了牆高城堅的晉陽,只要死守晉陽,劉和也奈何不了我們!”
高幹狠狠瞪了一眼李孚這個不學無術,只會欺壓百姓的草包,心想舅舅怎麼把這麼個愚蠢的傢伙派來擔任太原郡的太守。
高覽的堂哥高槐乾咳兩聲,說道:“李大人這話有一定道理,如果我們據守晉陽。劉和僅憑麾下騎兵自然是無法奈何我們,可若是他繞晉陽而走,直奔高柳方向而去,我們根本無法阻擋。”
“那我們便在劉和可能行軍的道路上設伏。遲滯他的行軍速度,然後請顏將軍派兵回援,在雁門郡境內將劉和徹底消滅!”
李孚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得意。似乎提出了很有見地的主意。
眾人皺眉不語,琢磨著李孚的這條建議。
王琰首先打破廳中的沉寂,說道:“袁公當初的謀算是想在劉和回援的路上伏擊他。將之消滅在兗州至冀州的行軍途中。如今劉和出人意料的選擇了從幷州方向突圍,雖然致使袁公的佈置落空,但這未嘗不是我們的機會。顏將軍和文將軍聯手圍攻高柳已有月餘,卻沒有多大進展,既然如此,何不派人與他們取得聯絡,讓其暫時放棄攻打高柳,回師幷州,與我們聯手將劉和剿滅在幷州境內!”
李孚拍手稱讚說:“王從事所言正中要害!高柳守將徐榮雖然善戰,但他也只能據城死守,我們作為進攻方,來去自如,完全可以暫時停止進攻高柳的作戰,先回頭吃掉劉和的這支孤軍,然後再轉頭繼續進攻高柳。當初三路大軍一起進攻幽州,唯獨我們幷州這一路沒有取得進展,如果我們能把劉和解決掉,不僅軍心士氣大振,而且也算是搶得了頭功!”
高幹不由得多看了李孚急眼,奇怪一向不著四六的李孚今日為何能有此等見識。
李孚一臉的得意,心想自己剛剛招攬來的那個本地小將果然厲害,提出的這些看法顯然不容眾人反駁。
高覽的另外一位堂兄高平說道:“李大人方才所言很有道理,我們確實不能自困晉陽,必須派兵在劉和的行軍沿途進行阻攔,為顏將軍和文將軍的回援爭取一些時間!”
高幹一臉猶豫地說:“道理是沒錯,可想要阻攔劉和麾下騎兵的突進並非易事,我就怕派出去的人少了不夠給他填坑,派出去的人多了之後,晉陽又有失守的危險!”
李孚於是毛遂自薦,聲稱願意獨領三千步兵前往晉陽東北二十里外的汾水上游阻截劉和。
高幹不知道李孚剛剛招攬了郝昭,對於李孚的統兵作戰能力十分懷疑,便委任高平為主將,李孚為監軍,撥出五千步兵給高槐,命令高槐在汾水東岸設伏,阻擊劉和渡河。
正當晉陽城內排兵佈陣之時,龍山西側的臨時營寨之內,劉和也正與幾位重要的文武手下商議著接下來的行動方案。
郭嘉首先說道:“這次我們故意逼近晉陽,讓那高幹發現我軍行蹤,估計現在他們肯定已經定下了阻攔遲滯我軍的計劃,只是暫時無法獲悉由誰統兵出城。”
田疇仔細看看行軍地圖,將手指點在汾水附近,補充說道:“不管是誰帶兵,能夠伏擊我軍的最佳地點必然是在汾水東岸。”
趙雲同意田疇的分析,說道:“汾水到了晉陽這一帶,河水便淺了許多,如今已是初秋季節,我軍雖然可以騎馬渡河,但必須捨棄運輸輜重的車輛,而且容易在半渡之中遭受來自兩岸袁軍的夾擊。”
一直在聽大家討論的劉和,向大家解釋說道:“這次我之所要求部隊刻意暴露我軍行蹤,讓高幹有了應對的時間,是有原因的。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