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行軍途中無法收到高柳方向的最新情報,但我估計兄弟們肯定守的十分辛苦,為了給他們緩口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圍攻高柳至班氏一線的袁軍引回幷州來。”

圍在劉和身邊的幾人都是頭腦靈活之人,聽到這裡便已明白了劉和的良苦用心。

還是第一次參與到這種軍情商議中來的徐晃,有些不解地問道:“公子,請恕卑職多言。若是留守晉陽的高幹死守不出,也不向攻打高柳的顏良和文丑發去回援幷州的命令,反而等到我軍行進至雁門郡之後銜尾追殺上來,與顏良和文丑對我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劉和對於徐晃這份未慮勝先慮敗的謹慎比較滿意,點頭說道:“公明提到的這一點,確實很致命。幸好奉孝早有考慮和佈置,今日便讓他將我們此次進入幷州的全盤計劃告訴大家。”

徐晃聽了劉和這話,心頭一震,明白自己臨機能夠想到的問題,劉和手下的謀士似乎早在出洛陽之前就有預測。

郭嘉語氣平靜的告訴眾人:“我們這次前來晉陽,其實是虛晃一槍!不管太原郡周圍的袁軍如何算計和佈置,他們的圖謀最終根本無法實現,因為我們只要將顏良和文丑調回幷州,就會立即向西進入西河郡,然後沿著黃河東岸一路向北進入定襄郡,從鮮卑人控制的地區返回馬城!”

田疇接著補充說道:“敝人當初奉太傅大人之命,曾和鮮于明輝將軍取道北方前往長安,對於幷州北方的地形和道路比較熟悉,這次我將引導大軍穿越西河、定襄和雲中三郡,最終沿著歠仇水返回馬城!”

一直不曾開口的張郃詢問田疇:“不知子泰可有把握避開鮮卑人的主力部隊?既然要繞道定襄和雲中,就是不願與袁軍主力在幷州境內消耗兵力,若是被鮮卑人纏住,那就事與願違,南轅北轍了。”

張郃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幷州北方的形勢連年都在發生變化,萬一當初田疇走過的“活路”變成了一條危機四伏的“死路”,結果劉和一頭撞進鮮卑人扎堆的地方,可真就悲催了。

趙雲反覆衡量利弊得失,最後肯定的說:“我認為繞道定襄的部署可行,就算到時候真的遇到危險,我們只要將馬車之類的輜重捨棄,憑藉幽州騎兵的突擊能力,就算來個三五萬鮮卑人,他們一樣攔不住我們!”

趙雲作為幽州騎兵的主將,一向行事穩重又不乏大膽激進的動作,既然他敢這麼說,那就說明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眾將於是不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爭論,轉而商議如何在北上定襄之前狠狠折騰高幹一番,順手再弄點實惠的好處。

劉和給大家定下一個原則,就是小打小鬧可以,但絕對不能讓主力部隊受損過重,同時也不可給幷州百姓帶來麻煩。

急於證明自己,立功心切的徐晃急忙開動腦筋,想要在逗留晉陽的這段時間掙下一份表現。(未完待續。。)

ps: 感謝書友“笑對瘋人院”投出的兩張月票!

第二二二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

當劉和率軍逼近晉陽城時,遠在黃河以南的河南尹地界,一支假扮劉和、趙雲、張郃等人的部隊,經過一番聲勢浩大的折騰之後,終於來到了靠近兗州的陽武縣內。

這支部隊便是經過劉和授意,專門前往兗州吸引天下人注意的申息軍。

還是在劉和離開洛陽的前一天,屈蒙、鄧海和陳貴三人便率領一萬步騎混合的部隊背道而行,在出了洛陽城之後,將行軍的陣仗搞得山響,生怕全天下不知道劉和這趟是要返回幽州救父一樣。

問題是,幽州那邊都要火燒眉毛了,“劉和”這貨的行軍速度卻像烏龜爬街一樣,哪裡像是一個急於救父的人子?

從洛陽到陽武不過三百餘里,一路上都是平坦開闊的大道,甚少有崎嶇難行的山路,如果是騎兵快速行進,只需兩日便可抵達。步軍行進速度雖慢,但一日向前推進四五十里並非難事,所以從洛陽前往陽武其實根本用不到整整十天的行軍時間。

鄧海和陳貴行軍如此之慢,可是把兗州境內某幾處地方隱藏的好幾路大軍的主將等得“望眼欲穿”,恨不得跳出來大罵幾句。

比如,率領兩萬步兵藏身於瓦亭一帶的曹仁部,早在半個月之前就部署到位,只等某人途徑兗州時跳出來大喝一聲:“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結果曹仁伸著脖子等了十來天,劉和竟然還沒有進入兗州境內!

又比如,率領三萬步兵埋伏在離狐城附近的夏侯淵部,本來是曹操給劉和精心準備的一道主菜,就算劉和的部隊衝破了曹仁的第一道封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