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懇請安靜:“諸位聽我說完再議吧!第二個中心議題是,佛郎機貿易船隊兩次為我大明送來200餘門急需的火炮。支援我大明軍隊抗擊偽清,平定內亂,並運回價值300萬兩銀子的各種貨物。”
“虎山莊園天工商行根據30稅1的國策,主動向皇上繳納10萬兩稅銀,相比之下,我大明東南沿海每天都有難以計數的貨船進進出出。每年上繳內庫的稅銀僅為區區5萬兩銀子,內中原委觸目驚心啊!”
“好了,就這兩個議題,諸位放手寫吧,天黑前交稿,今晚全員加班,印刷25;000份,明天一早面世,加班費每人1兩銀子!”
滿堂轟然叫好。大多數編輯立刻伏案疾書,幾名閱歷豐富的中年骨幹含笑上前,圍住口乾舌燥卻滿面春風的阮大鉞,七手八腳攙扶他坐下,遞茶遞水低聲詢問,就海貿長期存在的痼疾進行探討,商議揭示真相的深度和廣度。
“先生,5;000噸是多少石啊?”後排一位年輕採編大聲詢問。
坐在他前面的中年編輯連忙說道:“沒看到貼在前面黑板上的換算表嗎?按照公制計算。1噸就是1000公斤,等於2;000市斤。約等於我大明16石,5;000噸就是5;000個16石,共80;000石左右,雖是雜糧,可便宜啊!比如今一漲再漲的米糠貴不了多少,省著點也夠全城80萬人吃上半個月。”
年輕的採編眼都大了:“如此一來。市面上每石4兩8錢銀子的米價,豈不要下跌嗎?”
中年編輯嘿嘿一笑:“這是肯定的,那些無良商人和他們背後的江南世家門閥自以為得計,這回恐怕要傷筋動骨了,他們瘋狂囤積糧食。哄抬糧價,僅是金陵城裡城外,半個月來至少囤積百萬石糧食,可他們不但沒有降低糧價,反而節節上漲,上次朱將軍狠狠敲打他們一次,強行徵糧賑濟災民,沒多久他們立即捲土重來,聚集數千家丁押運,並拉上近百名辭官歸隱的儒林名流坐鎮船上,請出兵部、戶部和禮部高官保駕護航,以為朱將軍再也拿他們沒辦法,哪裡料到一心為民威武睿智的朱將軍再次挺身而出,和他們光明正大地打起了商戰,這下好了,看那些只會刮刮鼓譟的東林黨人如何應對?哈哈,痛快啊!”
紫陽觀後殿藥師殿外香菸繚繞的平臺上,朱道臨陪著師傅玄青、二師伯玄璣並肩漫步,詳細將臺灣淡水的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礦產資源、珍稀樹種、四季氣候和移民情況娓娓道來,把自己逾制命名的月亮山、南山、臺北縣、蘆洲鎮、溫泉鎮、淡水鎮的詳細情況逐一回報,聽得玄青和玄璣心懷大慰。
“能不能在你說的淡水鎮和臺北縣之間的小河灣,劃塊地方建一座道觀,最好就在你說的那個臺北正北面的清潭和小山上。”玄青含笑詢問。
朱道臨也笑了:“看來我醫卜門確實是一脈相傳啊!玉瑛師兄也看上那片地方了,山上山下有五棵數百年的大樟樹,如同華蓋一般巍然挺立鬱鬱蔥蔥,淡水的文武官員也喜歡那地方,聽玉瑛師兄提出修建道觀和醫館的請求,二話不說都同意了,估計明年開春10萬移民到達之後,可以開始建設,如果按照地形分別修建山上的上院和山崗下的東西下院,規模不比紫陽觀小,到時候我再找天樞閣的上清派道友,求回幾座大型神像送過去吧。”
玄青和玄璣非常高興,玄青嘉勉愛徒朱道臨幾句,轉而談起在建的紫陽藥廠和紫陽醫學院:
“藥廠和學院修建進度令人滿意,估計年底之前能全部竣工,由於增加一座用鋼筋水泥澆築二十四根柱樑的藥物提取作坊,藥廠的工期估計要比青龍潭邊的學院慢一些,你那顧大管家的水泥廠未能投產,全靠原來兩座小土窯,產量實在有限,而且各大工坊都在排隊等著要,武館由於趕工修建住宅樓和圖書館要得最多,為師也不好倚老賣老。”
朱道臨計算淡水港和寶山港的水泥需要量,最後告訴師傅:“下月底吧,1;000噸水泥應該差不多了吧?”
玄青嘿嘿一笑:“夠了,足夠了!要是不夠。估計到時候你那顧大管家的水泥廠也能建成投產了,哈哈!”
玄璣隨即向朱道臨通報武館的情況,最後非常欣慰地笑道:“孩子們很懂事,很刻苦,文科教習在化學和自然兩科的研究上,也取得不少成績。這兩科現在已經開課了,幾位教習邊講課邊研究,非常勤奮,值得你付給他們每月20兩銀子。”
“半月前吳公公送來9名為人和藹博覽群書的太監,年齡最大過50歲了,最小才26歲,如今正在參研我們的九年制教材,葉先生也經常過來和他們談心,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