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弘基也不打算追究,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半個月後集中戰艦揮師北上。
剿匪各部取得的輝煌戰績和將校們的陸續送來的捷報,讓徐弘基樹立起前所未有的強大信心,他預感到與朱道臨麾下艦隊聯合北上作戰,將比自己之前推測的輕鬆百倍。
只要運用聯合艦隊船堅炮利的優勢,斷絕叛逆孔有德數萬烏合之眾的退路,進而向叛軍佔據的登州城展開猛烈炮擊,定能如朱道臨所預料的那樣,為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顯赫戰功。
看到麾下將士已登船完畢,朱道臨向諸位前輩告個歉,獨自走到眼含珠淚的妻妾面前,握了握愛妻小影的手叮囑幾句,轉向默默流淚的徐拂和如煙低聲安慰,最後伸出雙手,把滿臉淚痕的柳如是和顧梅拉到身邊,溫存地拭去她們臉上的淚珠,吩咐她倆注意身體,注意保暖,沒事多練練琴,練練棋藝,等凱旋迴來要考校她們。
依依不捨的話別後,朱道臨回到長輩們面前逐一告辭,隨後率領親衛列隊登船,人群頓時響起震天歡呼。
兩艘滿載兵員的700噸運輸船率先離港,朱道臨站在升起火紅戰旗和白色風帆的戰艦上,鄭重地向碼頭上數以萬計的軍民敬禮。
數以萬計的激動民族拼命揮手高聲祝福,歡呼聲祝福聲此起彼伏。
深受鼓舞的官兵們自發地走到船舷邊沿,面對下方震天歡呼的父老鄉親,昂首挺胸,整齊敬禮。
*************
ps:謝謝山青盈大大的打賞,謝謝《六根清淨》大大的月票!小火繼續求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鼓勵!(未完待續。)
第三四〇章 大軍到來
崇禎五年,十一月,初四。
天色陰沉,北風呼嘯,紛紛揚揚的雪花隨風飛舞,方圓數十里的高山矮崗覆蓋在白皚皚的冰雪之下,棕褐色的大地衰草萋萋,斑駁陸離,南面的茫茫大海在陰沉沉的天色和飄飄灑灑的雪花之下,顯得格外的幽深迷濛。
浮山千戶所位於膠州灣右岸,因為附近的浮山而得名。
浮山是膠州灣右岸一帶最高的山峰,作為嶗山向西南方延伸的支脈,它呈東南和西北走向,長約五公里,寬約兩公里,面積約八平方公里,位於後世青島市嶗山區、市北區和市南區的交界處,南面黃海,登臨山頂可鳥瞰青島全景。
位於膠州灣右岸的浮山千戶所與左岸的靈山衛,如同兩把鉗子一般,拱衛著膠州灣的安全。
浮山千戶所正南五里的燕兒墩,位於數十里海岸線的中段,是座周長百米、高十餘米的海防墩堡,因為建在瀕臨海面的小山崗燕兒山上,故得名“燕兒墩”,是浮山千戶所三個海防墩堡中規模最大的。
午時剛過,年逾三十、身形瘦高的總旗姜永利,扔下手中一副臭牌,在周邊幸災樂禍的鬨笑聲中,罵罵咧咧地站了起來,鑽出煙霧繚繞屋子,疾步登上前方的瞭望臺,解開褲頭,哆哆嗦嗦走到牆垛邊沿,掏出黑乎乎的老二朝墩堡下的海面放水。
就在這個時候,西南方朦朦朧朧的海面上出現了一片帆影,姜永利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左手搓了搓眼皮發現不是幻覺,立刻用右手抖抖老二上的尿漬,趕緊綁緊褲頭。趴在積雪覆蓋的牆垛上,睜大眼睛極目眺望,滿是血絲的眼中逐漸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姜永利再次抬起滿是裂口的粗糙大手,用力搓了搓眼睛,咬緊嗒嗒磕響的牙床凝神細看,感覺正是衝著自己的方向而來。嚇得他猛然轉身,衝向臺階下的狹窄通道,挑開厚重的布簾子,一頭撞進烏煙瘴氣的屋裡,扯起嗓門大聲通報:
“不好了不好了,西南方出現大批戰船,前後連成幾里長,全是4;000料以上的大船,桅杆頂上掛著紅黑旗子。正向咱們這兒開來!”
“什麼?”
“不會是倭寇吧!?”
“倭寇是哪年的事情了?肯定是韃子!”
“韃子哪裡有這麼多大船?或許是北面的登州叛軍!”
聚眾賭博的一群官兵嚇得七嘴八舌嚷嚷起來,身披陳舊毛毯的百戶官顧不上更換戰甲,大喊一聲“都給老子抄傢伙去”便率先跑了出去。
十餘名衣衫不整計程車卒亂成一團,站起來後到處尋找自己的武器裝備,稀里嘩啦東奔西撞一窩蜂般湧出狹窄的通道,衝到平臺邊沿驚慌觀望。
“看,是紅黑戰旗!”
“絕對不是韃子!”
“也不像是叛軍!”
“到底是哪兒來的水師?”
士卒們看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