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2 / 4)

小說:明末國色江山 作者:塵小春

軍的事情。”

黃龍得到尚可喜麾下數千老卒,高興不已,哈哈一笑向朱道臨大聲保證:“將軍請儘管放心,在下回去之後,立即率領麾下弟兄出擊蓋州和莊河,怎麼也要把蓋州和莊河的2,000韃子牽制住。”

朱道臨滿意地予以回應:“此戰過後,我定會上奏朝廷和皇上,為將軍和金州衛的將士們請功!”

黃龍和高明城大喜,立刻向朱道臨致謝,唯獨尚可喜一臉苦笑無可奈何。

……

……

崇禎六年,五月初十,上午八點。

九艘150噸至300噸級帆槳戰船魚貫駛入威化島西側的主航道,對鴨綠江西岸韃子軍隊佔據的九連城進行一個多小時的持續炮擊。

由主將吳季誠和總鎮撫官李玉鳴率領的東江新軍6,000將士,自炮擊開始的那一刻起,迅速踏上百餘艘民船連線而成的浮橋,攜帶大量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登陸威化島,沉寂數年的鴨綠江兩岸再次進入你死我活的戰爭狀態。

朝鮮5,000軍隊鎮守的義州城內外,此時已是一片混亂。

數以萬計的朝鮮平民、遼東流民和各地商人,聚集在城池與大江之間的江岸上,在隆隆炮聲中翹首眺望江對岸籠罩在硝煙和火光之中的九連城,以及往來於江面上的上百艘大小運輸船和牽引火炮戰馬登上威化島的數千大明東江新軍。

陣陣驚呼聲和激動的喝彩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長約八百米、高度不到六米的義州西城牆上,擠滿了衣甲不整、緊張觀望的朝鮮官兵,首次見到安裝在戰艦上的上百門火炮持續攻擊敵軍陣地和城堡,從未有過的巨大聲勢和摧毀力令朝鮮官兵無比恐懼。

絕大多數官兵在長達一個小時的炮擊聲中,心神巨震,目瞪口呆。

包括義州防禦使鄭金一和趕來義州觀戰的安州防禦使李勘在內的朝鮮將領在內,此刻已經被大明軍隊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強大的攻擊力所震撼,沒人注意到源源不斷登上威化島的東江新軍隊伍中,還夾雜著66門用馬車承載的鍛造火炮和大威力臼炮,更沒人知道,此時此刻大明軍隊除了在義州方向展開大規模進攻外,上游70裡河口兩岸段同樣炮聲如雷,槍彈如雨。

死守河口營寨的400餘韃子軍隊、600餘名韃子商人和牧民,在1200名大明將士的兩門臼炮和密集彈雨打擊下,僅半個多小時便死傷大半。

士氣如虹的千餘大明將士已經衝入被臼炮炸燬的營寨柵欄,對龜縮在營區縱深處的兩百多名韃子殘餘展開密集射擊。

************

ps:謝謝彪騎兵大大的月票鼓勵!(未完待續。)

第四三九章 戰雲瀰漫

斑駁陳舊的西城門樓上,相貌堂堂、蓄著五縷長鬚的安州防禦使李勘發出了一聲長長的低嘆。

他轉過頭掃視了一下肅立在身後和左後緊張凝望遠處戰火的軍中將校,考慮良久,最後還是拉住了並肩而立的義州防禦使鄭金一的胳膊,壓低聲音,非常客氣地詢問道:“鄭將軍,在此之前,東江新軍主將吳季誠將軍是否與你透過氣了?”

身材敦實、四方臉膛的鄭金一將目光從硝煙瀰漫、大火熊熊的西岸方向收了回來,搖了搖頭,緩緩轉向滿臉關切的李勘,狹小的雙眼裡滿是無以言語的苦澀:

“東江新軍昨天中午抵達之後,盡數進駐南面兩里老渡口上方的廢棄營壘和兩個交易場,招呼也不打就派出十幾個小隊沿江徵用民船,用大把大把的銅錢和銀兩大肆收購木材、繩索等物,轉眼間便招募了八千平民為他們搭建營房,加工船板,由始至終沒和我們打招呼,根本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裡。”

李勘心中感嘆不已。

他和鄭金一雖是同僚,但分屬兩個完全對立的政治派別,駐守義州的鄭金一今年只有三十歲,出自名門,通曉兵法,年輕有為,是朝中投降派重臣鄭南河的嫡子,也是軍中主張脫離大明、聯合後金政權的典型代表。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兵強馬壯充滿自信的東江新軍將領,根本就無視義州軍隊和鄭金一的存在,否則也不會在長達半年時間裡。沒有和鄭金一進行任何聯絡,更不會招呼也不打一個便大舉開到義州城南,在堂堂義州防禦使鄭金一眼皮子底下。肆無忌憚地徵召民夫發動戰爭。

鄭金一臉色很差,看到李勘神色凝重,沉思不語,只好放下架子虛心詢問:“兄長從安州匆匆趕來觀戰,定是提前獲知東江新軍的作戰計劃吧?”

李勘望了一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