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傳來炮擊聲的大江西岸,轉向鄭金一,如實回答:“初七上午。愚兄與安州府尹申大人奉國君之命前往皮島,與大明奉國將軍、新任東江鎮總兵官朱道臨將軍進行會晤,除了需要探明東江新軍即將進行的遼東戰事之外。還根據國君和朝廷的意思,向擁有大明南京火器局槍炮廠和造船廠的朱道臨將軍求購5艘安裝12門長管青銅火炮的300噸級快速戰船、100門12磅至18磅規格的新式青銅火炮和5,000支長管遂發火槍。”
“在初七的會晤中,朱道臨將軍向愚兄和申大人通報了今日發起的遼東戰事。提出由大明東江新軍重新修建鐵山城、全力承擔我國北疆安全、收回當年毛文龍將軍開墾的田地和滯留我國的十幾萬遼東流民的要求。”
“此等大事愚兄和申大人無法做主。只能急報國君和朝廷。”
鄭金一雙眉緊皺,權衡片刻,低聲問道:“兄長對明軍要求佔據鐵山城有何看法?”
“愚兄只是區區安州防禦使,能有什麼看法?”
心思深沉的李勘搖頭苦笑,他心底裡非常願意看到軍紀嚴明、裝備精良的東江新軍重新接防鐵山城和朝鮮北部防務。
如此一來不但對國家有利,對整個尊奉大明的********和朝中親明派更為有利,但此事只能默默發動各家勢力,上下發力逐漸促成。卻不能說出口來。
鄭金一的兩隻小眼睛孤零零轉動,嘿嘿一笑。再次問道:“東江新軍的青銅火炮製造精良,威力驚人,清一色的遂發火槍無論是做工還是射程都遠在佛郎機火槍之上,那位朱道臨將軍恐怕不會答應賣給我們吧?”
李勘嚴肅地回答:“賢弟恐怕想不到,朱道臨將軍不但答應國君和朝廷購買新式戰船、火炮、遂發火槍的要求,還慷慨答允派出300人的教官,幫助我朝水陸兩軍儘快掌握新式戰船和各種火器的使用方法,國君和朝廷還不需要馬上支付這筆鉅額款項,只需在未來一年內付給東江新軍等價的馬匹、糧食、木材、磚瓦、鐵礦、煤炭和各種山貨即可。”
“啊……竟有這樣的好事?”
鄭金一不由大吃一驚,發出了不可置信的疑問。
如果真是這樣,不但國家和軍隊受益,以********、申氏家族和崔氏家族為主的親明派更是受益無窮,不但能迅速壯大自己的家業,還能在朝中樹立起更大的功勳和威望。
李勘微微一笑:“愚兄明天一早就要趕回安州,等候國君諭令和朝中特使,然後前往皮島與朱道臨將軍舉行會談,儘快簽定購買先進戰艦和各種新式火器的契約。”
“賢弟若是有什麼想法,還請儘快上奏國君和朝廷。”
心情紊亂的鄭金一下意識地頻頻點頭,剛要詢問李勘是否願意替他引見東江新軍主將吳季誠等人,就被周圍官兵和大江岸邊突然發出的震天歡呼所打斷。
愣了一下,鄭金一立刻與李勘一起撲到前方的女牆上,遙望已經插上西岸後金軍隊堡壘式的紅黑戰旗。
在陣陣傳來的嘹亮軍號聲中,兩人透過滾滾升騰的硝煙,隱隱約約看到身穿綠色軍裝的東江新軍將士密密麻麻衝上西岸,一時間感到無比的意外和震驚。
“一個半時辰,僅僅一個半時辰啊!東江新軍竟然已經攻破南面的老龍頭和點將臺兩座堅城,如此強橫的戰力前所未見!”鄭金一情不自禁地驚歎起來。
李勘同樣驚歎不已:“是火器的功勞,僅是東江新軍那九艘大戰船上百餘門火炮的持續轟擊,就把沿著西岸山腳一字排開的六座城池打得煙火瀰漫。”
“駐守九連城的後金軍隊不到3000人,哪怕加上南北兩個鎮子裡臨時徵召的後金平民,也絕對不會超過7,000人。”
“在如此猛烈的炮擊之下,後金軍隊再怎麼兇悍也沒有還手之力,除了縮回北面剩下的三座堅固大城堡死守待援之外,估計再也沒有其他辦法抵抗裝備精良的東江新軍了。”
鄭金一也看清了西岸的形勢,非常認同李勘的看法:“後金軍隊的三面大旗移到了北面山腳下的兩座堅城,看樣子是不得不放棄已經被火炮打爛的其他四座城堡,估計後金軍隊傷亡不小,否則絕不會輕易放棄……”
“唉!此前誰也沒見過這種威力驚人的打法,有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和火槍,今後的戰事恐怕會發生重大改變啊!”
***********
ps:明天小火要出差,接下來的更新只能定時發,請大家繼續訂閱支援!(未完待續。)
第四四〇章 硝煙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