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成把握。而‘常勝將軍’詐敗,等於在自行****,就變作兩成把握了。
“以穩妥的要訣,對此役進行修改:朝庭軍南征的目的是進剿反賊。所謂反賊,一指賊首,二指賊首盤踞之城池。朝庭軍直奔賊首盤踞之城而來,中途轉向被引往山谷,引敵者只能是賊首。加之賊首武藝不高,能真實戰敗;賊首坐騎乃寶馬良駒,又能輕易逃脫,其把握性就能增至八成。
“最好的計策具備十成的把握,雖然有可能很簡單,甚至看上去很笨,但能夠真正管用;便如這一次二姐所獻遠撤之計一樣。算命的計策聽起來神奇,看上去玄妙,但不能致勝。縱有千策萬策,我們只能採用穩妥之策。
“在座的萬臨山、尊重二人沒有讀過兵書,我也沒有按照兵書來講。死讀書不如不讀書。讀書有讀書的好處,沒有讀過也不要氣餒。
“我曾在書上看過一個戰例:說有一支軍隊繳獲敵船卻棄之不用,參將不解問之,主帥立即說出一番大道理,並對其冠之以美名。此例大惑人心。很多事情或左或右,左右皆可,任選其一可也,並沒有那麼多講究。很多人就是被‘瞞天過海、假途伐虢、上屋抽梯’之類的名稱引向了歧途,未學到真正的兵法。
“有道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我和四妹的兵法就兩個字:穩妥。當然,要真正做到穩妥,必須將穩妥二字,扎進骨子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