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2 / 4)

小說:女主三國 作者:莫莫言

面盾牌也不舉。最前面,還是留了一排舉盾的步兵的。

這排步兵的後面,四千弓箭手當中的約五百人張弓搭箭,直接朝著那一千多名袁軍射了過來。這樣的行動,是不得已的,也是正常的。衝陣,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行為。衝擊自己軍隊的軍陣,同樣是不能接受的。

為什麼只有五百人射箭呢?那是因為袁軍的站隊太密集。這個方向,就只有大約五百弓手有射箭的空間。

這麼一射,那一千多袁軍就傻了眼。有的人原地止住去勢,站住了;然後很快被騎兵殺死。更多的人往側面跑了過去。

七千袁軍大隊依然密集,公孫續的騎兵沒敢衝向他們。騎兵們拐彎了,繼續追擊那一千多人的袁軍。然後一個一個地,慢慢殺死。

……

在這裡,公孫續可以選擇以弓箭射擊七千人的袁軍大隊。但公孫續沒有。追擊逃跑的人,是騎兵最願意做的事情了。公孫續本人也是這樣。於是,公孫續選擇追擊那一千多人的袁軍步兵。騎兵都沒有再用弓箭了。一個個挺槍縱馬,實施最為直接的屠殺。

在這樣的平坦空曠之地,那一千多名袁軍士兵怎麼跑,也是跑不過騎兵的。假設有兩名步兵,分東西兩個方向跑出。一名騎兵只需要先追其中一人,殺死之後,再掉過頭來,追殺另外一人即可。

現在的情況是,公孫續的騎兵有七百多人,少於被追的袁軍士兵。袁軍士兵在危險的時刻,自動出現了亂跑的現象。向各個方向奔出的都有。袁兵沒命地往前狂奔。他們不敢停下來也不敢回頭。雖然明知這樣下去必然難以逃過被屠殺的命運,可如果留在原地,卻只能死得更快。連綿不斷的慘叫聲從身後傳來。不用回頭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同袍正在一個一個擠上通往黃泉的道路。

追擊的騎兵們一點都不心急。慢慢地殺,總會殺完的。他們鋒利的槍尖像扎稻草人那樣洞穿了一個個袁兵的身體,槍頭的刃口像砍西瓜那樣不斷地砍下了一個個袁兵的腦袋。大約一盞茶的時光,殺完了。

……

殺完了。指的是來自第二道埋伏的袁軍士兵的絕大部分,被公孫續的騎兵們殺死了。為什麼不是全部呢?是因為公孫續計程車兵們自動停止了屠殺。

好像公孫續計程車兵們覺悟還挺高的哈。殺了許多人之後,突然良心發現,就準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這當然是痴人說夢了。士兵的職業,就等於是劊子手。劊子手們砍殺正歡的時候,是不可能良心發現的。這也不是說他們沒有良心,而是說,在這樣的時刻,他們發現不了自己的良心。

那他們為什麼還要住手呢?很簡單,當然是被迫的了。被什麼樣的情況所迫呢?當然不可能是有人拉住他們的手,或者有人對他們曉以大義,而是有了新的敵情。

新的敵情,卻是老的敵人所製造的。就是那支七千人的袁軍大隊,就是那支一直都處於下風的袁軍。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自己的敵人。袁軍處於下風不假,但袁軍不可能始終甘於處於下風。

公孫續大意了,公孫續的騎兵也大意了。追殺逃跑的袁軍步兵是快樂的,他們都去享受這種快樂去了。《晉書。阮籍傳》說:“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得意了,快樂了,就連自己的樣子都忘記了。順便說一句,阮籍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只是現在還沒有出來而已。

……

七千袁軍,把公孫續的七百騎兵包圍了。公孫續的騎兵發現的時候,包圍圈就已經完成了。公孫續自己,還不是最先發現的。

包圍圈很大。當然,不大不行。如果不大的話,豈不是早就被發現了。包圍圈越大,需要計程車兵就越多。這裡,袁軍又一次充分發揮了自己兵多的優勢。有優勢不用,過期作廢。

這麼大的包圍圈,必然不會很牢靠。圈上的袁軍士兵,也就只有一層。騎兵一衝,絕對能夠跑得出去。七百騎兵衝出包圍圈,其傷亡不會超出七十人。

但是,公孫續的確不是名將,公孫續的確比較差勁。公孫續遲疑了,發呆了,一時之間,並沒有發出突圍的命令。

袁軍則沒有發呆。所有的袁軍迅速往中間靠攏。儘量縮小中間騎兵的迴旋餘地。並且,隨著包圍半徑的縮小,圈上最先只有一層士兵,很快就變成了兩層、三層、四層士兵。

然後,公孫續才下達了突圍的命令。

公孫續對於戰場的情況掌握不是很清晰。觀察也是匆匆的,判斷卻是遲遲的。這時,突圍的命令發出了,向哪個方向突圍呢,就又遲疑了一下。到了最後,卻沒有任何根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