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伊消得人憔悴。”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昇華。直到最後,柳永才表露這種“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下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永不後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一語破的:詞人的所謂“春愁”,其實是“相思”二字。
這首詞妙在緊扣“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訊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掉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詞在相思感情達到****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盪,感人入心。
高順沒有相思的自覺,但有了相思的行為。這種由外入內,而且還沒有真正進入“內”的感情得有多深沉啊。
……
田潤不敢再看高順,直起腰來,向王越說:“你把他揹回去吧。”
田潤表現得挺正常,就像鐵石心腸一樣,無動於衷。在王越揹負高順的時候,田潤還搭了把手。心中無愧天地寬,事無不可對人言。整個人坦坦蕩蕩的。
當王越背好高順之後,田潤卻往旁邊一讓,讓王越先走。王越就先走了。
就在讓王越先走的那一剎那,田潤眼睛一晃,遠處黑乎乎的西山跳入了眼簾。此時正入暮時分。太陽落山已經有一陣時候了。附近景物能夠看清,遠了就不行了。西山的輪廓,田潤一點也分辨不出。田潤想,就算我分辨得出那山的輪廓,又怎麼能記得住?而高順,他,肯定記住了。不僅西山的輪廓,估計連一草一木都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他的心裡了。他哪裡是在望西山,他望的是我呀!田潤的心裡一酸,眼淚立即就要奪眶而出。田潤害怕王越看見,忙憋了一口氣,屏住呼吸。待王越走過了,才讓淚水流了下來。
田潤心裡罵道:臭高順死高順,你他孃的也太感人了吧!倘若老孃沒有王越,說不定就要從了你這個老衲了。
……
一路上,王越和田潤都沒有說話。慢慢地,田潤也恢復了過來。臉上的淚痕也擦乾了。
到了關羽的宅院,高順仍然沒有甦醒。關羽就把高順接了過去,安排在一間房裡。然後眾人吃飯。吃飯的時候,田潤對關羽大略地說了一下過山大道的想法。並說,在正常的情況下,今後過山通道兩頭的關口,便由關羽和張飛兩人把守。
次日田潤醒來,一出門,高順就過來磕頭了。看上去高順的精神相當不錯,田潤也很高興。
張飛趕來的百輛空車是有用意的。這一百輛空車,是為了把最後一批物資拉走。
正在匆忙之間,一個士兵找到了田潤。說是王越留了一封信,走了。田潤開啟一看,上面寫道:“我愛你,但不及高順遠矣。我走了。今後,縱隔重山萬水,仍然祝福你,祝福高順。”
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
王越走了。王越不是不愛田潤,而是太愛田潤了。愛到極致,所思所想,便不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對方。
為了自己的話,簡單,王越什麼都不用做就行了。田潤對自己怎樣,王越也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小子,自然心中有數。但如果為了田潤的話,就得設想怎樣才能讓田潤生活得更加快樂。而這方面,王越沮喪地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
孟子曰:“知好**則慕少艾”。王越是身體健康的正常男人,對於年輕貌美的女子,自然也有傾慕之心。年青的時候,王越醉心武學,無暇顧及。二十歲出頭之後,因為王越武功奇高,打敗的人多,挑戰王越的人也多。這當中,免不了一些恩怨糾纏。四十左右歲,王越了卻恩怨,同時也做到了打遍天下無敵手。這時候的王越,已經沒有什麼人生目標了。所能想起的,便是先母遺命,當官娶媳婦。
遇到田潤之前,王越就已經試探過自己找媳婦。王越是江湖中人,與男人交往講的是性情相投。找媳婦,王越也想找個性情相投的女子。所以,王越沒有透過媒婆。然而,當王越付諸行動之後,才發現,年輕貌美的女子沒有內涵。隨便什麼話題,都聊不到一塊兒去。
不年輕的、貌醜的女人怎麼樣,王越還沒來得及試,就遇到田潤了。因此,對於王越來說,田潤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是非常寶貴的。如果王越為自己多想一點,就不會離開田潤了。
……
回想毛城軍營外最先遇見的那個怪人,王越此時相信,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