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省悟,於是派宦官馮神威告諭安祿山,又說,朕剛為你在華清宮造了一座溫湯池,十月在哪裡等候你。
安祿山一聽不快活,坐在床上也不伏拜,只說皇上可好,又說,不獻馬也行,我十月一定去京師。然後命人將馮神威安置在館閣,不再接見。過了很多天,才讓馮神威回朝。
馮神威嚇得要死,見到了李隆基大聲哭道:“我差一點兒見不到陛下了。”
但這樣一來,安祿山正式謀反,不過他沒有說謀反,而是打著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的名義。盡發所部所有精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部悍卒,凡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最氣人的是王畫留下來的火炮,除了數敗於契丹,失去了四十多門,讓契丹化為精鐵外,其餘大部讓李隆基全部賜予安祿山。
十一月,范陽起兵。河北道本來就是安祿山管轄範圍,望風瓦解,守城官員或投降,或逃跑,或者被部下生擒獻功,幾乎無一人反抗。十二月,叛軍就到滑州靈昌渡河,連下陳留郡開封,滎陽。當時天下承平已久,特別是中原百姓,累世不識兵革,在安祿山進攻滎陽時,守在城頭計程車兵,聞鼓角聲,自墜如雨。聽到戰鼓與號角聲,因為害怕,自己從城頭上象下雨一樣掉下去。滎陽如何守城?
李隆基證實安祿山謀反,斬殺安慶宗,賜榮義郡主自盡。讓郭子儀代替安思順為朔方節度使。其實安思順與安祿山並沒有血緣關係,安祿山本名叫阿犖山,母親是突厥人,一個裝神弄鬼的女巫,父親是康國人。後來又將丈夫一腳踢了,改嫁了一個安國人,於是冒姓安。後來突騎施敗散,與繼父哥哥的兒子安思順逃到幽州。有那麼一點關係,但不深。
哥舒翰因此還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