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部分(1 / 4)

小說:玩唐 作者:幽雨

公主是第二個李持盈的翻版,只是因為年齡關係,兩個人象兄妹一般。

為了國家要打,而且這時候也正是攻打吐蕃的時候。為了私人感情,也要打,王畫必打無疑。

但他愛的這個國,與老魏的國,有不同的地方。王畫與他說過,王畫認為這個國家是所有老百姓的,不是那一家那一姓的,當然說得很模糊。但老魏聽出來意思了,可顛覆了老魏原來的思想觀念。

因此,王畫不會反這個國家,但會不會反李唐,真不好說了。

不過也有辦法應對,只要李顯重新振作起來,控制韋氏的權利,將宗楚客一干人掃除朝堂,恢復清明的吏治,再給予王畫一些安撫。雖然他許久沒有在朝堂上,可朝廷中的事還是知道一些的。對李顯王畫沒有惡感,甚至王畫很想協助李顯打造一個盛世大唐。只要韋氏不亂政,李顯開始有作為。這個危機就化解了。

但這個可能麼?

甚至只要他前面一說出來,就有可能活不到明天太陽出山。

所以無論李顯對他寄託多大的希望,他站了起來,只答了一句:“陛下,老臣慚愧,想到現在,也沒有想出來王畫的用意,更不知道如何為朝廷效力。”

李顯十分失望,又將視線轉向了其他人。

對老武王畫評價是很客觀的,不要說老武治國有多少本事。那個國家不是她治理的,這是李治留下來的好底子,可惜這個無為低調的皇帝因為讓武則天控權,讓所有人忽視。也不要說她在武功上有多大出息,李治前面一死,後面唐朝連連戰敗。但有幾條,第一是就是對權謀的把握,幾乎無人能敵。第二就是用人的本領。如果不是她不拘一格用了許多人才,特別是狄仁傑,王畫都能懷疑唐朝在老武手中就敗光了。

雖然用了許多拍馬屁的大臣,可也提撥了許多人才。

就是她死後好幾年,李顯這麼折騰,朝堂上還是人才濟濟。

還真有些大臣有一些想法,李顯是沒有本事看出來,可這些人能看出來。老魏都如此,那一個開口?

李顯本來心中就十分後悔,現在心中更加後悔。以前朝堂有什麼事解決不了,只要詢問王畫,天大的難事就化解開來。包括賑災、糧價、少錢,就是到吐蕃因為害怕沒有人敢去,也能讓王畫前去。可現在王畫不在了。

很古怪的想法,難道讓王畫對付王畫?

沒有辦法,只好看著蕭至忠。

蕭至忠還真開了口,他說道:“陛下,此事十分讓人頭痛,王畫從悄無聲息奪下蘭州開始,一直到奪下銀州,才多長時間?臣對軍事不明白,但看過許多史書,這樣的速度,歷史上也十分罕有。就是對付王畫,陛下,臣不知請何良將?”

這一句話說到李顯心裡面,也說得李顯眉頭直皺。

良將不是沒有,薛訥排除在外,連他兒子都跟在王畫後面謀反,又是他的師侄,這個kao不了譜。況且這幾年突厥似乎緩過氣,又來勁了。幽州也需要薛訥。

郭元振算一個,可是突騎施局勢未穩,同樣抽調不出來。

還有其他的一些人,比如張孝嵩等,這幾年也有所建業,可都是王畫的手下,弄得不好,百分之九十來個臨陣倒戈。

於是將眼睛看向張仁願。

誰知道張仁願將眼睛一閉,根本就不看他這眼神。張仁願可不傻,本來想建功立業的,但老郭的事擺在哪裡。看出來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幾個人。但他絕對要算一個。為了明哲保身,呆在西北當作江夏,連牛師獎的幾萬士兵都坑了下去。蕃子兵都罷了,其中還有一小半唐兵。這個人販子,太狠了。換作王畫,被韋氏逼到這種地步,恐怕都未必忍心。

可不這樣做,他回到朝中,只有死路一條。

想對付王畫,必須與老郭聯手,張仁願才有那麼一點兒把握。但張仁願算好了,老郭肯定不會同意的。單挑?與王畫單挑?自己還要多活幾天。

李顯這回沒有傻,旁人與王畫有私交,老張與王畫私交不深,這眼睛一閉,分明是老張心中沒底。張仁願都感到沒有把握,那一個能有把握?

蕭至忠要的就是這效果,他繼續說道:“但吐蕃慢怠我大唐公主,這是不對的。說到這裡,臣都想起了一件事,闕啜忠節對付娑葛時,不但請求我們大唐出兵,也請求了突厥人與吐蕃人。就如郭總管所說,吐蕃對四鎮垂涎已久。令人奇怪的是,吐蕃並沒有出兵。他們怎麼將這個機會放棄了?這也如同王畫所說,吐蕃現在有些困窘,沒有辦法分身他顧,所以放棄了這個機會。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