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主要的。本朝人編本朝史,有些事不好說,也可以叫做不敢說,不好說的事大抵是不敢說的事。所以歷代編寫史書,本朝寫本朝的大抵不實,往往要由後一代人去寫。”
孟錦雲又說:“《資治通鑑》裡寫了不少皇帝,有些皇帝糊塗得很,可他還當皇帝,真讓人不可思議。”
毛澤東說:“中國的皇帝很有意思,有的皇帝很有作為,有的皇帝簡直就是糊塗蟲,可那是沒有辦法的事。皇帝是世襲呀,只要老子是皇帝,兒子再糊塗也得當皇帝,這也怪不得他,生下來就是皇帝嘛。還有兩三歲就當皇帝,當然要鬧笑話。他那個皇帝好當得很,什麼事都有人替他辦噢。”
孟錦雲說:“那種皇帝當然好當,誰都能當。三歲就當皇帝,真是荒唐。”
毛澤東說:“中國歷史上有三歲的皇帝,但沒見過三歲的娃娃拉著車滿街跑,六歲也不行。你說當皇帝與拉車哪個更難啊?皇帝糊塗,當然大臣們就胡來,就拼命地搜刮老百姓。老百姓不服就要*,那方法殘酷得很,《通鑑》上就有這樣的記載。當時有一種刑罰,把人的肚子開啟,拖著犯人的腸子走。*到了這種程度,老百姓忍無可忍了,就造反,*不下去,就完蛋。”
孟錦雲又向毛澤東請教了一個問題:“王安石與司馬光既是對手,又是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兒?”
毛澤東說:“這兩個人在政治上是對手,王安石要變法,而司馬光反對。但在學問上,他倆還是好朋友,是相互尊重的。他們尊重的是對方的學問,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不能因政見不同,連人家的學問也不認帳了。”
孟錦雲說:“以前總認為《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一人編寫的,現在才知道是幾個人合寫的。”
毛澤東說:“一個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編寫不了這麼一部大書。寫上名字的是五個人,沒寫上名字的還不少呢。這個寫作班子互相配合,各施所長,一干就是19年,這裡還有皇帝的支援。當然,主要是靠司馬光,沒有他主持,一切都不會有。”
孟錦雲聽了毛澤東的介紹,情不自禁地說:“這部書真是一項大工程!”
毛澤東也感嘆道:“說得對,大工程。司馬光可說是有毅力,有決心噢,他在48歲到60多歲的黃金時代完成了這項大工程。當然,這段時期他政治上不得志,被貶斥,這也是他能完成這部書編寫的原因呢。”
第三章 毛澤東智品古代史籍(7)
孟錦雲說:“聽說司馬遷也是這樣,受宮刑之後完成了《史記》。”
毛澤東說:“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看來,人受點打擊,遇點困難,未嘗不是好事。當然,這是指那些有才氣、又有志向的人說的。沒有這兩條,打擊一來,不是消沉,便是胡來,甚至會去自殺。那便是另當別論。司馬光晚年還做了三個月的宰相,過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他便死了。死了之後,還接著倒黴,真是人事無常啊。”
孟錦雲說:“人一輩子誰知會碰上什麼事,很難預料。我看書裡面還講到,宋朝有了刻版印刷,對出《資治通鑑》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澤東說:“自宋朝才有了刻版印刷,以前的書都是靠手抄。要是沒有刻版印刷,這書出得來出不來,我看還是大有問題的。看來,成就一件事,要八方努力;而壞一件事,只要一方拆臺就夠了,建設可比破壞難得多噢。”
孟錦雲轉了個話題:“為什麼那麼一部大書,寫政治軍事的那麼多,寫經濟文化的那麼少呢?”
毛澤東說:“中國的軍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傑出的政治家大多數是軍事家。在中國,尤其是改朝換代的時代,不懂得軍事,你那個政治怎麼個搞法?政治,特別是關鍵時刻的政治,往往靠軍事實力來說話。沒有天下打天下,有了天下守天下。有人給《左傳》起了個名字,叫做‘相砍書’,可它比《通鑑》裡寫戰爭少多了,沒有《通鑑》砍得有意思,《通鑑》是一部大的‘相砍書’。”
孟錦雲:“‘相砍書’?可真有意思,‘砍’就是戰爭吧?”
毛澤東說:“《通鑑》裡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它要幫助統治階級統治,靠什麼?能靠文化?靠作詩寫文章嗎?古人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古人是說少了,光靠秀才,三十年,三百年也不行噢。”
孟錦雲請教道:“古人這麼說,現代人也這麼說,為什麼秀才就不行呢?”
毛澤東說:“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