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22日,毛澤東在同班禪談話時又說:
從前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他王子不做,就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起,作了群眾領袖。③
毛澤東的這些話,從統一戰線的需要出發,強調佛教教義與共產主義的共同點,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共同點就是佛教中的原始平等觀念。例如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所以梁啟超說,佛教“立教之目的,則在使人人皆與佛平等而已。……故他教雖善,終不免為據亂世、小康世之教;若佛教剛兼三世(指據亂、小康、大同……著者注)而通之者也”。毛澤東受梁啟超的影響甚深,他強調佛教教義與共產主義的“共同點”,與梁氏上述觀點也有相通之處。
1963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一個檔案上寫了一個批語:
對世界三大宗教(耶穌教、回教、佛教),至今影響著廣大人口,我們卻沒有知識,國內沒有一個由*主義者領導的研究機構,沒有一本可看的這方面的刊物。……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寫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繼愈發表的幾篇談佛學的文章,已如鳳毛麟角,談耶穌教、回教的沒有見過。不批判神學就不能寫好哲學史,也不能寫好文學史或世界史。④
據陳晉在《毛澤東與中國佛道教》一文中介紹,毛澤東在同上批示中,還認為當時出版的《現代佛學》這個刊物上,發表的“文章的水平也很低”。
1964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與哲學家的談話中,再次談到了任繼愈和佛學。毛澤東說:
任繼愈,很欣賞他講佛學的那幾篇文章。有點研究,是湯用彤的學生。他只講到唐朝的佛學,沒有觸及到以後的佛學。宋朝的理學是從唐朝禪宗發展起來的,由主觀唯心論到客觀唯心論。⑤
從前述毛澤東的批示和談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宗教,特別是佛教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的高度重視。這種重視,實際上是對佛教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他多次倡導要研究佛教。
1961年1月23日,毛澤東在和班禪談話時,明確指出:
我贊成有些共產主義者研究各種宗教的經典,研究佛教、*教、耶穌教等等的經典。因為這是個群眾問題,群眾有那樣多人信教,我們要做群眾工作,我們卻不懂得宗教,只紅不專。
毛澤東的談話,反映了徹底的群眾觀點。共產黨人要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首先就必須懂得宗教,要研究宗教的經典。毛澤東把這個問題提高到“又紅又專”的高度來看,如果聯絡他在其他場合的談話,固然包含有批判繼承宗教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在內,但就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來說,首先要解決的還是要有共同語言的問題。如果對宗教的基本知識一竅不通,就不可能與信教群眾有共同語言,要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為此,毛澤東還強調要培養一批真正懂佛學的知識分子。他在同班禪談話時說: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五章 毛澤東說佛教談佛經(12)
我贊成有幾千人學經,成為佛學知識分子,你看是不是他們同時還要學些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懂得政治、科學、文化及一般知識。……佛學不可不學。我們辦了佛學院,兩年畢業,專搞政治。我看這個辦法不行,得搞四年,再拿兩年專門研究佛學。政治上好,在佛學方面卻沒有學問,還是不行的。⑥
這裡,毛澤東強調的還是“又紅又專”,政治與業務的統一。
出神入化用佛典
在毛澤東的著作和講話中,經常引用佛經中或與佛教有關的成語、典故,如“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一相情願”、“一知半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劫難逃”、“引玉之磚”、“口頭禪”、“對牛彈琴”、“空中樓閣”、“閉門造車”、“五體投地”、“敲骨吸髓”、“拖泥帶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頭是岸”、“三災八難”、“牛鬼蛇神”、“同床異夢”、“隔靴抓癢”、“無事不登三寶殿”,等等。這一方面使文章、講話文采斐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毛澤東涉獵過很多佛教典籍。
下面,僅擇其中的9條略作介紹。
(1)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在《湖南農*動考察報告》中,當毛澤東談到貧農是農村苦戰奮鬥的主要力量,他們積極加入農會時,寫道:
富農帶著譏笑的聲調說道:“你們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有什麼不進農會!”
《五燈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