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桂『花』糕。看她粗糙的大手在層層的桂『花』瓣和麵團間靈活地滑動,然後用勺子從盤中沾上磨碎的芝麻往麵糰間送,最後用糖絲在金黃『色』的桂『花』糕身子上點上美麗的蝴蝶『花』紋。
每當外婆把金黃的桂『花』糕往大蒸鍋裡一放的時候,孫剛就彷彿聽到了它們在蒸鍋裡“咕嘟咕嘟”喧鬧的聲音,鼻子間就立刻浮起了一縷縷從桂『花』瓣裡流『露』出來的『花』香。
孫剛和哥哥姐姐們總眨著水靈靈的大眼睛,聳著小肩膀,雙手趴在鍋蓋上,小心翼翼地貼在灶臺邊上,細細地聆聽著裡面的動靜,靜靜而耐心地等待著外婆開啟鍋蓋的那一刻。
每當鐵鍋中那“咕嘟”的聲音又一次響起的時候,他們總把“外婆”兩個字叫得清脆而響亮。
最開心的當然要數開鍋的時候了。孫剛這群小鬼早已把灶臺圍得嚴嚴實實了,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條縫。
隨著外婆一聲:“開鍋”頓時,整個灶房都飄散著濃郁的桂『花』糕清香,大夥們的笑容便立刻浮在了騰騰的蒸氣中。
金黃的桂『花』糕彷彿在鍋裡浮動,連同他們的心一起跳動。
伴隨著他們“嘩嘩”的讒嘴聲,外婆便用大手極其嫻熟地從滾燙的熱水中,把桂『花』糕連同托盤一起拿起來,然後輕輕地放在孫剛他們面前的大圓竹桌上。
桂『花』糕中散發出來的清香又一次濃濃地浮了起來。他們眯著小眼睛,張開大嘴兒,貪婪地呼吸著這一層層散也散不開的香氣,試圖不放過它們任何一絲溜走的味兒。
輕輕咬一口,裡面的桂『花』和糖汁便悄悄滑了出來。細細地嚼幾下,濃香與思想便一起融化。
老屋、老人、孩童、桂『花』糕在無形中組成了一幅恬靜的鄉村水墨畫。那時侯,孫剛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親情的溫馨,更是一種對淳樸鄉情的遐想,一種對天真無邪童年的回憶。
桂『花』糕和年糕的口味是絕然不能相比的,年糕也是甜食,吃起來總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桂『花』糕最大的特『色』是,溫潤『玉』軟,口感細膩。
它樸實、馨香、細膩,最重要的是在這些桂『花』糕裡都沉澱著一縷濃濃的鄉村味兒。這縷鄉味兒中融合著外婆家中的桂『花』,田野間的水稻米香,還有村子裡清醇的井水。
吃桂『花』糕,總是能找到那種陳年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