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2 / 4)

小說:武俠.歷史 作者:浪劍飛舟

值主席、東道國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苦心策劃、極力倡導的,象徵著“歐非共同戰略”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共同宣告》,按照如釋重負的蘇格拉底的話,此次會議“取得了預期效果”。

但相信這句話的,恐怕也只有把順利開完峰會本身當作勝利的葡萄牙人自己,畢竟這個本該在2003年召開的峰會總算開了,儘管席間布朗“避瘟疫般”離席而去以躲開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而塞內加爾總統瓦德則一簽完字便健步離去,順利兒子其實也要大打折扣。

本次會議的5大議題:和平與安全;民主與人權;貿易與發展;能源與氣候變化以及移民與就業,幾乎沒有一個不以激烈爭吵匆匆告終,幾乎沒有一個達成哪怕最基本的共識,而默克爾、薩科奇和布朗們最想得到的東西,即非洲國家對“經濟夥伴協定”(APE)的支援,可謂一無所獲:53個非洲國家一致拒絕接受這個旨在取代12月31日到期的舊協定。

而與會非洲國家顯然也不可能對大會滿意:它們想要的是歐盟更多的優惠、支援和投入,結果卻發現,這些根本就不在議程之列。

事實上這次會議正如許多非洲媒體所譏諷的,雷聲大,雨點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很簡單:歐盟的自我矛盾。

對於因殖民瓜葛不得不背,卻長期廣種薄收的非洲包袱,歐盟早有交卸之意,簡單地說,他們不想再為非洲多花冤枉錢。這也是2000年首屆峰會以來歐盟既不積極推動第二次峰會,也不認真履行此前達成的,給予非洲國家關稅優惠及產品、勞動力市場開放的協定。但近來中國、印度在非洲的影響力漸增,美國也不甘寂寞,和非洲淵源深厚、視非洲為全球地緣戰略重鎮的歐盟又不甘就此出局,思前想後,他們才拿出了默克爾引為自得的“兩全”方案:用“平等夥伴”偷換援助與被援助、補償與被補償的關係,用“互惠互利”的APE代替舊的、由歐盟單方面給予非洲優惠的協定——歐盟向非洲門戶開放,但非洲也得向歐洲開放一切,進行“自由貿易”。

問題是這種“平等”,貧困的非洲國家消受不起。

幾乎每個非洲國家都尖銳指出,所謂“相互門戶開放”,結果就是富裕的歐洲如殖民時代般把貧瘠的非洲掠奪殆盡,因為雙方的經濟實力相差太遠;所謂“平等夥伴”,不過是歐盟裹在“毀諾”藥丸外的一層糖衣:所有議題都由歐盟單方面提出,這和蘇格拉底一再強調的“共同制定戰略的新局面”相差何乃遠之。

一方面想少花錢、多得利,另一方面則想多得錢、少犧牲權益,基本訴求格格不入,所謂“共識”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聊勝於無。正因如此,儘管為達目的,歐盟說盡甜言蜜語,拿出分化瓦解、又打又拉的渾身解數,蘇格拉底甚至不惜跟布朗翻臉,硬是把穆加貝禮請入境,以免這會再次流產。可惜,一切努力所能得到的結果,註定只能是“會議順利召開”而已,因為歐盟和非洲雙方都很清楚,自己想要和對方想給的是什麼,自己不想要和對方不想給的又是什麼。

因此在會議上,如非洲媒體所言,迎向歐盟“自私自利面孔”的,是所有非洲國家不屈不撓的目光;因此面對歐盟分化一度動搖的個別非洲國家很快回歸本陣,鐵板一塊地拒絕接受歐盟近乎最後通諜的APE;因此一向被認為是西方“民主盟友”的南非總統姆貝基,在聽完默克爾大段人權民主共同價值獨白後,毫不客氣地指出,只有非洲人自己,才有資格討論自己的民主和人權問題。正如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祖國報》評論員所指出的,幅員遼闊、文化源流分散、地區差異驚人的非洲各國間唯一共同之處,是其共同的被歐洲殖民歷史,因此只有在面對歐盟壓力時,非洲才成其為非洲,才能發出同一個聲音,這種壓力越大,非洲所發出的聲音也越大、越一致,這也許是APE的歐洲設計師們所始料不及的。

正如默克爾所言,歐盟一反常態積極促成這次峰會,目的在於讓雙方“摒棄殖民舊帳,掀開新的平等互信關係”,可歐洲之於非洲,顯然絕不可能從零開始,漫長殖民歷史所積欠的舊帳,也絕非民主、自由、平等、開放等美好的辭藻和概念所能勾銷,如今的非洲人,不可能重蹈祖輩覆轍,讓歐洲人用幾個玻璃珠換走財富、土地和未來。一言以蔽之,如果歐盟仍打著“勾銷舊帳”的如意算盤,所謂平等,所謂互信,至少在非洲這裡是註定講不通的。

………【用考古的態度對待“南海一號”考古】………

“南海一號”即將出水了,為了整體打撈這艘普通南宋商船,有關方面將付出3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