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3 / 4)

小說:武俠.歷史 作者:浪劍飛舟

這種不舒服和憤怒當然是正常的、合理的,就此提出質疑和抗議也理所應當,但在質疑和抗議,併為中國在國際話語權問題上所受的委屈鳴不平同時,我們是否也該反躬自省一下,自己在這一問題上,是否同樣存在著“雙重標準”之嫌?

比如同樣是併購,中海油、中集等中國公司在海外碰壁受挫,國人群情洶湧,斥之為“敵意”、為“貿易保護”、為“中國威脅論”,而達能和娃哈哈在合作過程中碰上股權糾葛,國內輿論幾乎一邊倒地為娃哈哈叫好,對達能幸災樂禍;中國大量購買美國政府國債,國人普遍為能成為美國“大債主”而感到自豪,可新加坡航空要入股嚴重虧損的國航,某些人卻高調喊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衛民族利益”的響亮口號百般阻撓;美國輸入中國的肉類、醫療器械質量不穩定,屢屢檢測出問題,國人群情激奮,抨擊斥責有之,要求強化檢驗甚至封殺者有之,而“中國製造”同樣因質量問題被人家杯葛,國內有些人卻不願首先自我反省審查,看看質量是否真有問題,質檢是否真無漏洞,而是本能地跳起來指責外國人唱衰“中國製造”,封殺中國產品;我們在非洲辦廠、開礦就是造福非洲,而其它一些國家做同樣的事,就被某些國人斥為“有殖民特色的掠奪”;我們的文化遺產、傳統國粹被某些外國“盜版”引起廣泛關注和憤怒聲討,而中國國內大量針對外國文化產品的盜版行為卻被不少“洋盜版”的聲討者們有意無意地忽略和寬容……凡此種種,不能不承認,所謂國際話語權的“雙重標準”,彼固有之,此又何嘗不有之?

有時這種雙重標準還會“內銷轉出口”,如國人對某些外企不重視中國勞動者權益憤憤不平,這原本是合理的,但一些中國在國外的投資企業卻以國內工礦某些不合理、不規範的管理方式管理外籍員工,在引起當地人反感後還百般辯解。

全球化趨勢演進到今天,在話語權方面,許多標準其實已經約定俗成,無所謂你的我的,如ISO9002、“透明國際”,如產品質量、汙染環保、勞動者權益、和平發展,這些方面國際社會早有共識,國際話語權也已趨於一致,同樣一件事,歐洲如此,非洲如此,美國如此,中國也一樣如此,比如冒牌耐克應該取締,假冒偽劣應該嚴懲,跨國犯罪和偷渡應該協力打擊,國際人道主義危機應該攜手救援,等等等等,在這些問題上,正確的態度應是隻問是非,不問出處,因為事實上也是如此,由於開放較晚,長期與世界隔絕,許多標準系外國人提出,但也有些標準的制定有中國人的參與,如《聯合國憲章》、《京都議定書》等等,還有些標準則是中國首先提出,並得到世界上許多其它國家首肯、接納的,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宣言》等等,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國際交往中,應該遵循一個“是與非”的標準,而不應有彼此之分,不應存在雙重標準——不論這種雙重標準是外國強加給中國,還是相反,都是不妥當、不公平的。

《論語。顏淵》中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本身恐怕是“國際雙重標準”的最大受害者,歷史上、現實中都飽受其苦,理應最能感受這種雙重標準的不公平,如果一面自己感慨雙重標準的危害性,一面自覺不自禁地用同樣的武器反制於他人,顯然和被別人以“雙重標準”強加於身一樣地不公平、不合理。中國是禮儀之邦,泱泱大國,不應該、不能夠用這種睚眥必報地心態處理國際問題,和世界各國打交道。

以“雙重標準”對待“雙重標準”,以不公平反制不公平,不僅違背傳統,而且容易讓國人在面對涉外問題時只顧挑別人的毛病,而忘了自我反省。比如當外國人排斥中國產品或者動用“反傾銷”槓桿時,我們不僅應理直氣壯地依法捍衛自身權益,也同樣應檢查自身是否的確有低價傾銷行為,產品質量是否真有問題,如果眼睛對外不對內,一味護短,結果往往因此失去了發現問題、自我糾正和提高的機會,從根本上反倒不利於自身的發展。

不僅如此,這種在國際話語權雙重標準上“以暴易暴”的做法,可能令中國雙重標準受害者的形象被誤解、被削弱,甚或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個人或組織扭曲,從而令中國所發出的、原本可以振聾發聵的反“雙重標準”,要求平等國際秩序的呼聲變得蒼白虛弱,喪失其應有的感染力和號召力,讓國際上一些人誤認為中國並非真心反對“雙重標準”,而實際上是隻肯接受有利於己的國際標準,而對約束自己的國際標準牴觸、排斥,對中國講道理、負責任世界大國的形象產生疑慮。

這幾天美國打算用導彈擊毀報廢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