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開發中自相殘殺、導致蘇丹政府坐收漁利的前鑑看,這一憂慮絕非杞人憂天。
總之,奈及利亞的石油資源是實實在在的,但這看起來很美的石油開發前景距離真正產生預期收益尚有相當距離,想盡快走完這段距離,需要中國政府、中資企業在具體操作中實實在在的運作與努力。
………【美國人的新空降】………
美國人的新空降
——司令部可以空降,影響力卻只能在地面腳踏實地點滴積累
一向以空中優勢稱雄的美國人又在非洲玩了次新空降,這次的空降兵是“美軍非洲司令部”,2月5日,美國國防部秘書加特斯(ROBERTGATES)正式宣佈,布什總統已批准於9月設立該司令部,以“加強與非洲各國軍事合作,並在必要時採取軍事行動。”
臺前的理由說千道萬,說穿了意圖只有一個:確保美國本土安全和國家利益。再具體一點就是“一降博三點”:反恐、石油、競爭對手。
美國一直擔心非洲、尤其北非和東非的沙漠和沼澤,成為基地組織及非洲本土極端勢力的大後方,成為第二個阿富汗和伊拉克,當年肯亞、坦尚尼亞使館爆炸案算是給他們提了個醒,來自非洲的僱傭軍和志願者更越來越多出現在基地武裝全球反美襲擊的行列中,對此美國當然不能不管;非洲石油已佔美國年石油消費總量的16%,2015年預計將達25%,正如喀麥隆《杜阿拉信使報》所諷刺的,“美國大兵在且只在石油出現的地方及時出現”,他們當然不會對這裡視而不見;非洲是美國全球戰略最弱的一環,不但英、法甚至比利時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