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3 / 4)

小說:武俠.歷史 作者:浪劍飛舟

桶/天,而中國幾家公司在尼的石油生產才剛剛起步;

中石化也好,中海油也罷,所參與的股權合作還限於區塊、企業等低層次,而殼牌等競爭對手已直接插手NNPC這個尼石油主管企業的股權,不論是利益和話語權的獲得,還是權益的保護,雙方都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就更能說明問題:2005年中尼雙邊協議規定的3萬桶/天5年石油進口量,而同期對美出口則為115萬桶/天,並計劃增加到180萬桶/天,後者佔總出口量45%,而前者連零頭都比不上。即使以中國自身標準衡量,奈及利亞石油地位也遠不如非洲夥伴安哥拉、蘇丹甚至查德。

由於資歷淺,經驗少,因此中方在奈及利亞石油產業中所獲得的成績未可高估。

如去年中海油所中四個區塊,實際上是西方公司中標後主動放棄的,原因是當時爆發的多次恐怖事件導致尼石油日產量下降到正常日產量的20%,在此背景下許多跨國企業暫時關閉油田,甚至拒絕交付中標保證金並乾脆退出奈及利亞石油市場。這些企業在非洲和尼市場浸淫多年,有完善的市場分析和風險規避機制,他們的退出絕非一時衝動,而中國企業的迎潮而上,究竟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出奇制勝之招,還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盲目之舉,只有時間才能作出裁判;

再如尼四家煉油廠的私有化計劃,奧巴桑喬總統2002年即簽署法令,計劃出售51%的股權,並向殼牌等七家大公司發標,但由於工廠管理混亂、工潮和罷工不斷,加上尼方管理層腐敗顢頇,各公司對煉油廠前景均不看好,對招標態度冷淡,政府不得已和印度、馬來西亞和中國公司接洽,原本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已傳聞中標,但他們卻在印度內閣授意下故意流標,讓中石化接手。雖然不能據此斷定中石化接到的一定是顆定時炸彈,但它顯然至少是個不太好剝皮的燙手山芋。

尼雖經濟拮据,但在黑非洲卻是無可爭議的大國,傳統上和中國關係並不密切,中國對非的兩**寶——援建體育場和醫療隊——在尼就全無市場;中國輕工產品對尼一方面滿足了其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卻也打壓了其原本有一定規模、在西非市場曾佔相當份額的民族輕工業,尤其是紡織工業,由於一些不法中國廠商以次充好、低價傾銷,和許多中資企業不願僱傭當地員工的痼疾,使許多當地民眾對中國人態度遠不如想象中友好,在此背景下,很難說在當地zhan有天時、地利的中資石油公司想取得人和之利,怕也絕非易事。

中國政府和中資企業傳統上習慣於走上層路線,透過打通政府關節解決問題,這在奈及利亞腐敗成風的特殊環境下更顯得容易操作、容易見效。但這種習慣是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自己無形中被諸如三角洲等地不滿民眾放在了和政府官員一樣的對立面上,加大了開發的難度和風險;不僅如此,事實證明,“見慣大世面”的尼國官員的貪慾很難填平,一味迎合的結果,只能讓他們的胃口越來越膨脹,導致開發成本的直線上升。

同樣,中國人還需時刻提防尼國從政府到地方的非理性決策。由於貪婪和短視,尼政府往往不耐煩等金雞下金蛋,而更習慣於殺雞取卵。產量共享合同剛剛初見成效,覺得被人平白挖去一塊肥肉的尼政府已坐不住了,他們日前已提出“修正方案”,計劃增加當地公司在近海深水專案的股份,要求國內股份從目前的15%增加到45%,並於2010年增加到70%,這實際上意味著對“產量共享合同”的出爾反爾。中方如果一味把寶押在尼政府和上層,很可能在類似令人眼花繚亂的“翻燒餅決策”中嚐盡苦頭。

尼政府的胃口很大,絕非一些諸如援建專案或採購合同之類的甜頭可以滿足,他們向合作者丟擲的“價碼”中包括支援尼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贊助尼2030年登月計劃(尼國現在連榴彈炮也不能製造)等,他們還不時把石油合作專案跟一些出了名的“釣魚工程”,如橫貫尼南北的拉各斯-卡諾鐵路,甚至從哈庫特港縱貫撒哈拉大沙漠、將天然氣直接輸送到地中海之濱阿爾及利亞貝尼薩夫、長達4000公里的輸送管線掛鉤,這些工程施工難度大、跨越民族、國家多,情況複雜,風險難以預估,本身就具有相當難度,在腐敗頑疾難除、行政效率低下、民族隔閡難以跨越的奈及利亞更是荊棘遍佈。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在尼各石油公司分屬三大集團,集團間、集團內部競爭有餘而協調不足,如不加以重視,很容易被尼方所乘,導致開發成本與風險的提升,從三大集團此前在蘇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