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選擇愛人是非常認真的。首先,由於她思想解放,與毛澤東有很多共同的語言。毛澤東的寫了許多信向她“表示他的愛意”,她才表示同意。1920年,楊開慧與毛澤東一起回到湖南。毛澤東風華正茂,長沙城內另有才女追求他。楊開慧頗為不安,她的好友李一純直接去向毛澤東挑明楊開慧的心思。毛澤東則說,他心愛的唯“霞姑”一人。據李淑一回憶,毛澤東隨即給楊開慧寫了一首《虞美人》: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怎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曉採百念皆灰燼,倦極身無憑。一勾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不久,毛澤東與楊開慧結婚。1922年,楊開慧生下第一個兒子毛岸英。第二年,毛澤東離開湖南,到上海工作。楊開慧已經懷上第二個孩子,留在家中。這是婚後第一次離別,毛澤東給妻子寫了一首《賀新郎》,說明“算人間知己吾與汝”,並期待“重比翼,和雲翥”。
“八七”會議後,毛澤東潛回湖南時,先趕到板倉,看望在此隱蔽的妻子和三個孩子。8月16日,他在楊開慧陪伴下潛入長沙,住進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掛著“板倉楊”匾額的房子。毛澤東日夜進行暴動的準備,楊開慧則照料著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澤東去指揮秋收起義,行前囑咐楊開慧照顧好孩子。楊開慧給丈夫帶上草鞋,要堂弟楊開明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