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右扶風的槐裡。這次他隨同張溫出戰,雄心勃勃的想殺回涼州。

李弘聽到耿鄙這麼說,趕忙站起來給張溫又施了一禮,表示感激之情。

張溫揮揮說,叫他坐回去,笑著說道:“風雲鐵騎能否擋住羌胡騎兵,是這次大戰能否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安排這個重任給你們,一是相信你們的實力。正南說,當日在癭陶,你們以一萬五千騎血戰蟻賊十幾萬大軍,大獲全勝,可見幽州鐵騎的驍勇。”

“第二呢,是因為現在各部騎兵都在前線作戰,他們匆忙撤回來之後,體力消耗肯定很大,而且重新集結也需要時間,所以根本做不到以逸待勞,因此特意安排你們承擔這個重任。”

耿鄙接過張溫的話說道:“因為這件事,太尉大人得罪了幾位手下。平定叛軍之後,你們可要好好感謝太尉大人。”

李弘和鮮于輔對望一眼,心裡都在想,這個刺史大人到底說的是真話還是在奉承太尉大人?

桑羊趕忙解釋道:“在西涼戰場上我們有三支鐵騎,都非常厲害。破虜將軍董卓董大人的鐵騎,北軍首領蕩寇將軍周慎周大人的鐵騎,還有涼州府耿大人的鐵騎。這三支鐵騎以耿大人的手下軍司馬馬騰所領的騎兵最為善戰。董卓將軍和軍司馬馬騰都曾主動向太尉大人請戰,要求帶自己的軍隊阻擊羌胡騎兵,但均被太尉大人拒絕了。”

耿鄙笑著對李弘說道:“李中郎的燕趙騎士定不會讓太尉大人失望的。”

李弘馬上說了幾句豪言壯語。

張溫又和他閒聊了一會,隨即問道:“子民,你看我們這次的勝算有多大?”

李弘沉吟了一下,小聲說道:“大人,我對參加作戰的雙方將領,雙方士卒的作戰能力,還有現在雙方軍隊的位置,整個戰場的態勢都一無所知,我實在無從揣測。”

第106節:第十七章圍殲之計(5)

張溫十分吃驚地望著他。

李弘趕忙解釋道:“大人,我是個蠢笨之人,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不能亂說。如果胡說一氣,很可能會影響你對整個戰局的安排。雖然我手上有關西涼的資料很多,但那畢竟是資料,僅僅是個參考作用而已。”

張溫讚賞地點點頭道:“這句話我問過許多人,甚至從來沒有領軍打過仗的人,他們都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談。只有你,竟然對我說不知道?許多人為了讓我知道他的本事,引經論典,把我頭都聽暈了。好,子民率直,甚好。如果不是你戰功赫赫,用兵獨到,我還真把你趕出去了。”

耿鄙,桑羊和陶謙幾個陪坐的官員都斜瞥著李弘,覺得這個人打仗還不錯,怎麼說話做事象個白丁一樣。就這種人也能做到中郎將?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難道還真有傻人有傻福這回事?

“李中郎何不說說,就依照你的直觀看法說說。你覺得我們這個計策還有什麼欠缺的地方?”陶謙追問了一句。他對這個計策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渴望成功。

李弘遲疑了一下,說道:“這個計策如果大家都忠實地,不折不扣地去執行,肯定能成功。問題是……”他望望陶謙急切地眼神,突然想起臨行前審配對自己說的話,頓時把後面半截話吞了回去。

“問題是什麼?李中郎怎麼不說了。”張溫好奇地問道。

李弘急忙掩飾道:“問題是邊章和韓遂會不會上當。如果他們得到訊息,知道我們的援軍已經趕到長安,會不會停步不前?或者提前會合北宮伯玉的軍隊,十三萬人同時趕過來。如果是這樣,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張溫和陶謙對視了一眼,兩人都笑了起來。

“為了防止援軍的行蹤被洩密,你的行軍路線都是我們特意安排的,路上可以避開許多百姓居住集中的地方。到了三輔之後,你們基本上都是在夜間行軍。所以,敵人知道你們已經趕到右扶風的可能性很小。”張溫信心十足地說道。

隨後幾個又閒聊一會,李弘和鮮于輔告辭離去。陶謙一直把他們送出了大營。

“子民。”陶謙突然親熱地拉住他,小聲說道:“你沒有說真話。”

李弘笑道:“大人說笑了,我哪裡說假話了。”

陶謙仔細看了他一眼,傲氣十足地說道:“你對太尉大人說不知道的時候,我還以為你真有問題。”陶謙指指自己的腦袋,意思是說自己懷疑他如傳言所說是個白痴,“但後來你突然改口了。你以為我看不出來嗎?”

李弘尷尬地笑道:“大人一定想知道嗎?”

“對,你說說。這個計策雖然是太尉大人一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