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四天前兵前往山陰。經過一天的行軍,大前天孫恩便到山陰,謝琰連例行的騷擾都沒有做,只是聚集了兵力想要跟孫恩一戰定勝負。
前天孫恩跟謝琰大戰,孫恩戰敗從山陰縣北刑浦逃走,謝琰便隨後追擊,卻在河塘路窄之處遭遇孫恩的伏擊,大敗而歸。謝琰當即拋下軍隊攜子逃亡錢塘,只是因攜帶大量的財物,被部將張猛所殺,二子皆亡。
昨天孫恩轉攻謝琰的山陰大寨,沒有遇到多少抵抗便攻陷了山陰大寨,同時攻下了會稽郡城。派出一百多條船隻前往嘉興,卻被範文俊和常鳴遠帶著水軍擊沉二十條船,隨後便退走。
何越繼續翻看今天的戰報,所有的跡象顯示孫恩並沒有在取得會稽郡城之後立刻分兵直撲錢塘,而是在會稽郡城內收集財帛米糧。這讓何越放下心來。
何越抬頭上一旁的6雲望來問道:“大叔,嘉興和海鹽的防禦如何?還有流寇們的船隻有多少?有可能從嘉興或者海鹽直接登6嗎?”
“嘉興城中只有三百步兵,附近的水道上面有一百多條船隻。現在嘉興由範文俊和常鳴遠主持大局,料想不至於出現太大變故。流寇現在有三百多條船隻,載人大概在五千人左右,若是他們集兵嘉興海鹽,我們便只能退守。不過如此一來,他們勢必被我們拖在嘉興,難得前進,因此在我看來他們不會從嘉興海鹽登6。”
6雲解釋完之後朝何越道:“這次你從北地帶來的人,我並沒有將他們安置在玉龍山大寨,而是全部隱匿在這西洞庭山,嚴加訓練,這五百人非常好,只是訓練稍有不足。不過相對而言,我更加看好範文俊和常鳴遠,這兩人一文一武,使我輕鬆了許多。”
何越站起來道:“大叔繼續在這裡坐鎮,梁津已經帶太湖水軍南下嘉興,孫恩若是還想揮師北上的話,應該會避免跟我們的水軍交戰,所以嘉興海鹽無需多慮,我現在便去玉龍山帶兵先到吳興再到錢塘,那些新兵雖然久練,也該讓他們上戰場試試。”
說罷何越便離開西洞庭山來到玉龍山大寨,從柳賀維那裡將訓練好的一千人**玉龍山朝吳興郡進。
謝琰兵敗令吳興郡戰雲密佈,但是由於孫恩剛攻陷會稽,一時半會還不可能領兵北上,因此在吳興郡行軍還是非常安全,何越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帶兵來到吳興城外。
將軍隊暫時停在吳興城外,何越跟著幾個親兵叫門入城。很快吳興城的太守費望將他請入太守府。
進入吳興城。何越見大街上行人匆匆。各個路口都有士兵把守。一副大軍臨境地樣子。知道這些人被去年孫恩地流寇弄怕了。以為今年還有百姓會響應孫恩。所以城中處處設有兵哨。防備有人趁機作亂。
何越帶著親兵進入太守府。費望親自相迎。官階上何越跟他差了好幾級。權力更沒有費望大。只是現在戰亂時候何越這些軍人地作用便凸顯出來。
落坐之後。費望先是跟何越寒暄幾句。接著切入正題問道:“何將軍。你帶兵前來可是要來守城?”
費望這話一問出來。何越心裡一陣為難。術業有專攻。這些太守都是一幫文人。先想到地是自己地地方不要丟失。對於行兵打仗當然是沒有多少知曉。而且這話問得讓人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他。
沉吟了一下。何越不答反問。“費大人。現在吳興城中有多少兵馬?”
“有近兩千人。去年孫恩作亂時。朝廷在此駐軍一千五百人。前幾天我得到孫恩登6地訊息急忙招集了三四百人。現在有近兩千人。若是再加上你帶來地人。估計守城沒有問題。朝廷雖然一時半會不會派兵下來。但是我們吳興城還是能守上兩三個月。”
費望的解釋讓何越心裡有些明白這個太守大人雖然不知兵但是卻是個通曉事理之人,聽他的話這麼說,何越放下半條心,朝費望笑著問道:“費大人認為憑城堅守容易還是隔江堅守容易?”
“這個……應該是隔江堅守比較容易,不過也要看對方是否有船隻,若是船隻較多,隔江堅守也不容易。何將軍有何打算?”
費望的英明讓何越感覺這事大有可為,鼓其如簧之舌道:“在下認為,孫恩大敗謝將軍之後,兵威大勝,若是憑城堅守恐怕城中百姓也會人心惶惶。因此要保守吳興郡,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隔江而守。若是我們不讓孫恩有渡江的機會,孫恩就無法北上吳興城,只能在東南四郡作亂。只要朝廷大兵一到便可以順誅逆。”
費望無不懷疑地問道:“但是謝琰將軍兩萬精兵尚且不是孫恩流寇的對手,我們能守得住錢塘江嗎?”
何越知道只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