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在這點上說服費望,這個還算精明的太守必然會全力支援自己。要是這個費望能夠配合自己,那麼守住錢塘江的機率就非常大,只要不讓孫恩渡江,任由他在南方撒野,不到兩個月這些流寇就會軍心散漫,那個時候就能夠將孫恩趕回海島,再嚴防死守,以孫恩十萬之眾,只要沒有糧草的支援,很快就可以將他們活活餓死。
“我們雖然兵馬不多,不過隔江而守,只要幾千人便能夠將錢塘江守住。在下這次從玉龍山來帶了一千軍馬,若是費大人肯助兵,再加上烏桓錢塘等地的軍馬,這樣便有三千多人。謝琰將軍戰敗,亂軍必然有不少渡江到錢塘,若是再將這些人招集起來,便有四五千之眾。以五百人為營,在錢塘江邊每隔一里紮營一個,各處設烽火警備,相互支援,即便孫恩造木筏渡江,又能夠渡多少人?要是能夠再配以強弓勁弩,孫恩的長生人便是我們的箭靶。”
聽著何越侃侃而談,費望有些心動,只要能夠守住錢塘江,那麼自己所在的吳興城便是後方,除了供應點糧草軍械之外便不用提心吊膽長生人何時來攻,而且聽這個剛從北方打了勝仗回來的何將軍所言,似乎要守住錢塘江是很容易的。
看費望還在猶豫不決,何越湊近,低聲地道:“費大人,如今戰事頻繁,若是純粹的文人,朝廷任命人事之時恐怕會有些為難,但是若有戰功在身,升遷指日可待。亂世之中,能名留清史者無不有赫赫戰功,富貴險中求,況且這次雖然形勢危急,但是實際上並不厲害。孫恩聲勢跟去年相比更是江河日下,若我們能夠隔江而守,儲存北方諸郡,功勞非同小可。”
何越這話說得費望紅光滿面,連連點頭道:“何將軍所言極是,若是能夠守住錢塘江確實非同小可。只是……”
“費大人請放心,在下願立軍令狀,以頭顱擔保必定可以守住錢塘江。”
費望見何越這麼說,心裡大喜,朝何越道:“如此,我城中兩千人便交給你一半。”
“我要精兵。”
“兩千人由何將軍親自挑選,儘管取走精兵,若是能夠阻敵於錢塘江,吳興城人心安定,即便只有五百人也能夠保持地面清靖。”
見費望這麼合作何越喜上心頭,接著道:“另外在下還想從烏桓調兵。”
“不成問題,你現在可去城中軍營挑選士兵,我立刻給烏桓縣下書。”
何越立刻到吳興城軍營挑選出一千精壯,帶上費望的文書出城引軍朝烏桓而去,從烏桓調來五百官兵之後,星夜直入錢塘。
錢塘縣位於錢塘江北岸,由於謝琰戰敗,不少官兵和百姓渡河擁擠在錢塘縣,面對孫恩隨時可能北上,人心惶惶。何越帶兵入城之後,直接收編錢塘縣的駐軍,然後招集山陰戰敗的敗軍,同時讓人到處宣傳朝廷大軍不日便到,只需固守錢塘,孫恩便可滅絕。
這樣的風聲傳出之後,錢塘縣內的人心稍有穩定,何越當即將七拼八湊起來的軍隊沿江下寨,分兵駐紮,同時讓錢塘縣令組織一些流亡的百姓讓他們分批前往吳興城,留下精壯的編入行伍。
當何越在錢塘江邊紮下一處處的營寨之後,原先的敗兵紛紛來投,不僅給當地減少了負擔,也讓錢塘縣內的兵力充實起來。
費望見何越在錢塘江邊弄得有模有樣,也將所有的賭注押在他的身上,把吳興城府庫內的米糧軍械紛紛運到錢塘縣。何越在軍隊紮營完之後,開始組織收編精壯的百姓,讓他們充入隊伍,負責一些後勤,在江北虛張聲勢。( )
第十六章 渡江偷襲
錢塘江上的漁船全部被何越呼叫,沿江上下盡是負責偵察的船隻,往來不絕。孫恩在會稽得知江北在數日之間聚集了上萬之眾,數百條船隻,知道已經錯過了渡江的最好時機,不過他並不死心還是派了五萬人準備強行渡江。
站在錢塘江北岸,何越指著江南密密麻麻的燈火朝剛剛被調來的江大龍和趙昊問道:“你們認為孫恩的人現在在幹什麼?”
“孫恩手下原先的船隻不多不過三百條船,若是要渡江只能載五千餘人,現在想必是在大造木筏,收羅船隻好渡江北上。”
“不錯,孫恩雖然派了五萬流寇前來,但是第一次能夠渡江的人並沒有多少,撐死不過萬餘人。你們認為應該如何應對孫恩的流寇?”
趙昊地回答:“兵法有云,軍半濟而擊之。”
何越露出一個笑容朝江大龍問道:“你認為呢?”
“應該在江中跟對抗,流寇船隻不多,若大部分是木筏,我們可以利用強弓攻擊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