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叫小猴子翻筋斗,就會有很多人給我們錢。”最愛幻想的那一個想著想著心都醉了。
“笨蛋!我們又沒有猴子,你也不會吹笛子,我才會。”老大凸顯自己的流浪優勢。
老二嗤之以鼻:“我三年級以後也會教,到時就會了。你吹得好難聽,客人不會給你錢,只會嚇得跑掉,然後你就會餓死翹翹。”
“沒有猴子就沒用!”又一個加入意見。
靈光一閃——“爸爸屬猴耶!”那不是就有猴子了嗎?
耶耶耶!我們家有猴子呢!
於是,我們比大人EQ高一點,很快達成和解的共識,當大人還在吵時,我們小孩做了以下討論——
1。要流浪,就帶爸爸一起去表演。
2。離婚後,媽媽也要回來做家事。
3。過年時,我們要跟爸爸住。
4。我們想流浪,也不想餓肚子。所以爸媽有時要離婚、有時要結婚。
還有還有……
嗚——沒有“還有”了,因為爸媽已經和好了!
下次一定要記得把握時間呀,我們一致決定。
第十六篇:你怎麼在這裡!?
是的,我承認,您那一頭灰白髮裡,
有幾根是得算在我的帳上的。我從來就不是一個乖小孩,
長大之後也不是一個聽話的傢伙,這些我都承認……
可是老爸,人家都說我最像您耶,
不管是壞脾氣、任性、愛趴趴走等等都是您原汁原味的真傳。
這,又要怎麼算咧?
【嗚嗚嗚……死定了啦!】
這是發生在我們家一個愛幻想的小孩身上的事。
事件其實有點離奇,因為她總是出現在父母以為她不會(也不該)出現的地方,有時候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在她不該出現的地方遇見爸爸那張吹鬍子瞪眼的瞼,然後被拎回來。
最早的事件發生在她五、六歲的時候……呃,至於五歲以前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案件,很遺憾地不可考,所以我們就當做沒有吧!也好保留一點關於幻想小孩乖巧的舉證,讓她的父母略感安慰一些。
這個小孩常常疑惑著天空與地面之間交會的那條線到底長成什麼樣子?到底離她多遠?每次看著夕陽沉宕進那條縫隙中,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