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掩飾掉聽到道人不是天師府貴人的失望,神態謙恭大聲道:“仙長分明已是陸地神仙一般的天人,哪裡是我輩俗子可以妄加揣測。”
相貌平平的道人從袖中掏出一本泛黃書籍,遙遙丟給袁庭山,言談嗓音輕微,不像袁庭山那樣鼓足中氣說話,可他聲音卻在瀑布轟鳴中清晰可聞,絲毫不差,“軒轅敬城自求天劫,但其實最後一道粗壯如峰的天雷後,仍是餘下了一魂一魄,故而貧道才有方才送行一說。細算來,貧道與你在雲錦山相逢,你的殺氣驚走潭中那尾即將化龍的蛟鯢,是一緣,相逢數人,唯有你肯吃下竹籃名誅心的野果,又是一緣,貧道修的道,是最無趣的隱孤二字,與那佛門流於闢妄的野狐禪幾乎無異,有緣就需解緣,今日便從軒轅敬城那裡為你要來一部書,是軒轅大磐百年砥礪的習武心得,並不拘泥於刀法,你可循序漸進。”
袁庭山接過那部起始書頁泛黃、越往後越嶄新的秘笈札記,最後十幾頁,甚至連墨香都聞得到,他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袁庭山也不是一個初出茅廬只知積攢虛名的魯直遊俠兒,在人精扎堆的徽山上耳濡目染,人情世故爛熟於胸,更何況徽山魚龍混雜,最不缺的就是江湖秘聞與小道訊息,江湖武夫,除去歷朝歷代手段通玄的陸地神仙不算,從來都是一輩比一輩愈發生猛厲害,也沒有說誰活了歲數多一些就肯定更牛氣,那與龍虎爭道門領袖的武當山,年輕掌教入了天象,那活了一百五十年的煉丹宗師宋知命可曾入了金剛境?故而武道秘笈上乘與否,與棋譜是一個道理,越是幾百年前的老古董,越發不值錢,軒轅大磐是當世貨真價實有數的天象高手,他的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