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這裡的成國公朱純臣根本不相信皇帝會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來到前沿,不管是誰堅決不開門。
崇禎無奈只能馬不停蹄轉向安定門,可是此地守軍已經作鳥獸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
崇禎見內城駐軍都能夠不戰而逃,更加意識到了形勢危急,他匆匆折返回紫禁城,命令太監去敲響景陽鍾,想召集百官商議如何抗敵,奈何應者寥寥。
有兵權的武官只趕來了英國公張之極,也不知是諸多武官需要堅守抗敵還是他們擔心被皇上點將去執行一個送死的差事,全部選擇了裝聾子,聽不見景陽鐘聲。
文官趕來了閣臣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義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和十幾個御史、給事中。
皇帝見半朝文武千把人,如今國家形勢危急連景陽鍾都敲響了,只不過趕來了區區不到三十悲恨交加。
他已知無力迴天,瞧著唯一風塵僕僕趕來的武官張之極,見他身上居然也有斑斑血跡,知道形勢是何等嚴峻。
為何是半朝文武?這不奇怪,還有一半人去年就告假去了“南明”,此時正在趕回大明的路上。
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看家國將毀,崇禎不由得失聲痛哭,他叫過一直和曹化淳帶領一千五百操火槍手堅守紫禁城的太子朱慈。
崇禎命令司禮監秉筆曹化淳、廠督王承恩帶上操火槍兵一千五百人跟隨英國公保護太子殺出重圍投奔南王。
雖然到了最後關頭,崇禎皇帝腦子還沒有混亂,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