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息過後。
李邦華臉上的神情也是與朱慈烺、陳新甲兩人無異,皆是面色一片驚駭,而且還帶有些許的不可置信。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榆國公他......怎麼會是榆國公......”
“不可能的,這怎麼......可能是......”
李邦華連連搖頭,低聲呢喃,目光緊盯著捷報奏摺上的內容。
見得朱慈烺、陳新甲、李邦華三人都是變得如此神情,大殿之內的一眾閣臣們再也顧不得什麼身份有序,連忙從李邦華的手中拿過了捷報奏摺,競相傳看。
很快的,當一眾閣臣們看完了捷報奏摺上的內容後,大殿之內的氣氛立時變得詭異一片,再也沒有了剛才的歡喜。
實在是捷報上的內容,超乎了一眾閣臣們的預料。
首先第一點,關於這份捷報奏摺,竟是榆國公劉博源署名,另外還有遼東巡撫邱民仰、兵備黎玉田、王之楨、糧道通判袁國棟、朱廷榭等人聯名上奏的。
從邱民仰、黎玉田等人聯名上奏來看,整個遼東的官員必定是出現了問題,要不就是全都投靠了劉博源,要不就是被劉博源所脅迫。
另外再從側面也反映出,整個遼東已是落入到了劉博源的掌控之中,這實在是一個令人驚駭的事情。
然後還有第二點,劉博源率領著十萬大軍增援遼東,竟以摧枯拉朽之勢輕鬆的擊潰了五萬清軍。
威武軍如此強悍的戰力,著實是震驚到了所有人。
而且,令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的是,劉博源竟然擁眾十萬兵馬之多,這十萬兵馬到底又是從何而來的,當中又需要消耗多少錢糧物資,才能養得起十萬兵馬。
另外還有,整個延綏鎮的官員為何沒有向朝廷上奏,將劉博源的所有行為揭發出來。
難道說,整個延綏鎮的官員全都投靠了劉博源,成為了劉博源的幫兇。
或許只有這種可能,才能解釋這個問題。(幕府情報總司可不是吃乾飯的,自劉博源率領大軍增援遼東以來,整個延綏鎮可是都在情報總司的掌控之中,宋一鶴上奏朝廷的奏摺,根本就出不了榆林城。)
從以上的這些問題之中,朱慈烺、陳新甲等人已是全都看得十分明白,以如今劉博源的實力,恐怕朝廷根本沒有了制衡劉博源的能力,也根本約束不了劉博源的所作所為。
此時在朱慈烺、陳新甲等人的心裡,只有著一個想法,那就是希望劉博源不要真的舉起造反,率領大軍進逼京師城下。
否則的話,以當前朝廷的實力,是根本抵擋不住十萬大軍的進攻。
而朱慈烺要想保住大明江山社稷,唯一的應對辦法就是遷都南下,暫避劉博源的鋒芒。
遷都南下!
這是到了最後萬不得已的決定。
因為一旦遷都南下的話,那麼整個北地就會落入到了劉博源的手中,大明棄守半壁江山,這對朝廷的威嚴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打擊。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慈烺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的。
........
也不知過了多久時間,大殿之內突然響起了朱慈烺的一聲長嘆。
看著身邊的一眾閣臣們,朱慈烺隨即沉聲問道:“諸位愛卿,若是依你們來看,朝廷應該如何應對此事?”
然而,朱慈烺得到的卻是一片沉默的回應。
一眾閣臣們低首望地,實在不知如何應對此事。
準確來說,是不敢隨意發表建議,因為此事實在太過嚴重了。
見得一眾閣臣們沉默不言,朱慈烺只好再次將目光看向了陳新甲,沉聲問道:“陳愛卿,你可有什麼應對之策?”
陳新甲面露猶豫之色,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拱手回道:“回稟太子殿下,請恕微臣無能,實在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這......竟然連陳愛卿都沒有應對之策,這可如何是好?”
朱慈烺面色無助,目光中滿是悲觀之意。
一旁的李邦華見狀,當即向著朱慈烺拱手回道:“啟稟太子殿下,若依微臣之見來看,朝廷應當厚賞榆國公!”
“厚賞榆國公!這......”
朱慈烺很是疑惑不解的看向李邦華,問道:“李愛卿可否詳說,朝廷為何要厚賞榆國公?”
李邦華拱手回道:“回稟太子殿下,雖然榆國公率軍佔據了山海關,且還擊潰了六萬援遼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