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進行到第六個晚上,印軍還在拉合爾城外徘徊,巴基斯坦軍隊的反擊開始了。
嚴格說來是進攻。
其實,到這個時候,戰爭才算進入高潮。
為啥?
前面已經提到,對巴基斯坦來說,徹底擊敗印度是非常不現實的,不但辦不到,對巴基斯坦來說也沒有多少好處可言,因此在戰略層面上,巴基斯坦不會追求絕對的勝利,也沒有想過要取得絕對勝利。
有限的勝利?
顯然,巴基斯坦需要的其實就是一場有限的勝利。
那麼,如何才能取得有限的勝利呢?
答案非常明顯,就是在存在爭議的地方動手,讓印度遭受慘重的損失,卻又不至於讓印度徹底崩潰。
可以說,從一開始,巴基斯坦當局就把目標鎖定在克什米爾。
透過在克什米爾發動進攻,不但能夠沉重打擊印度,還不會導致局勢失控,而且為和談留下了餘地。
為此,在兵力部署上,巴基斯坦陸軍就更加側重於克什米爾。
當然,問題也很突出。
克什米爾是典型的山區,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形,因此要想在克什米爾大做文章,需要投入的兵力實在是太多了。
可以說,如果不設法改變戰術的話,巴基斯坦陸軍很難在克什米爾有所作為。
其實,這也是雙方共同面對的問題。
沒有足夠多的兵力,或者沒有足夠好的戰術,那麼不管是印軍,還是巴軍,都很難在克什米爾取得突破。
要不然,雙方也不會在此對峙幾十年。
只不過,相對而言,巴基斯坦的處境要稍微好一點。
為什麼?
克什米爾唯一的平原地區,即查謨地區在印度控制之下,而巴基斯坦控制的北部地區全都是山地。
從軍事的層面講,巴基斯坦需要注重的,其實就只有查謨。
說得更直接一點,如果巴基斯坦能夠一舉打下查謨,就有望控制整個克什米爾,把印度趕出克什米爾。
當然,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巴基斯坦把至少40%的陸軍部署在克什米爾,印度在該方向上也部署了數十萬兵力。
與巴基斯坦不同的是,印軍重點守衛的就是查謨。
可以說,查謨就是印度北部的第一軍事重鎮,也一直是跟巴基斯坦對峙的最前線,是印度東北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要塞。
要想打下查謨,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啥?
雖然查謨在克什米爾南部的平原上,但是地形依然十分複雜,而且大部分公路通往印度境內,只有一條通到巴基斯坦的公路。
這樣的交通情況,對巴基斯坦陸軍來說是非常的不利。
要讓裝甲部隊發揮作用,巴基斯坦就得利用那條公路,而印軍完全可以把重兵部署在這條公路上。
野戰行軍?
就算行,後勤補給怎麼辦?
還有,沒有裝甲部隊,只是靠步兵,根本不可能佔領查謨。
情況可以說是一目瞭然,巴基斯坦陸軍在這邊的軍事行動,最多對查謨構成威脅,卻不足以改變戰略態勢。
顯然,這也是印度不太重視查謨的關鍵所在。
為啥?
糟糕的交通條件,同樣限制了印軍的作戰行動,讓印軍很難透過查謨向巴基斯坦腹地進軍。
當然,已經維持了數十年的對峙局面,也不是那麼容易打破的。
只是,對巴基斯坦來說,有別的選擇嗎?
在拉合爾前線跟印軍對壘?
顯然,那邊不管打成什麼樣子,巴基斯坦取得的也只是戰術層面上的勝利,很難取得戰略層面上的勝利。
中部地區?
中部是荒漠,不但基礎設施落後,也沒有多大的價值。
南部戰場?
巴基斯坦並沒有擴張領土的野心,而且也沒有打算越過數百千米的沼澤地帶去攻列印度的第一大城市。
可見,只要巴基斯坦想在戰略層面上有所建樹,就只能在查謨做文章。
怎麼做文章?
顯然,必須採用新的進攻戰術,而新戰術建立在新的裝備體系上。
任何一種全新戰術,都得由全新的裝備體系支撐。
沒有坦克,哪來的閃擊戰?
仍然依靠舊有的